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转型之“花”开在阳光里 ——攀枝花市加快建设中国康养胜地记

攀枝花日报 2016-12-27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舒琪雯

中国四川第二届森林康养(冬季)年会上,攀枝花达成签约项目8个,总金额达亿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份长远的“收获”——攀枝花市被定为中国四川森林康养(冬季)年会永久会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来年,市委、市政府依托攀枝花独特的自然资源,以打造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为目标,立足“六度”优势,将康养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升级和民生持续改善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建设中国阳光康养胜地,探索出一条独具攀枝花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游客达到“万+”

月7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成都老人陈云在西蜀阳光酒店的小院里,享受冬日暖阳。“去年冬天来到这里,觉得太舒服了,空气好、气候暖,去年走的时候就预订了今年的房间。”陈云告诉记者,攀枝花冬天温暖,空气优良,物产丰富,酒店在住宿、餐饮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在这里过冬,她感觉很舒服。

“前几年,攀枝花开始大力发展康养,正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所以加入进来。现在,酒店的康养房间供不应求,通常客人在离开时就会预订次年冬季的房间。”西蜀阳光酒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城市里的康养酒店在冬季迎来旺季,乡村里的农家同样倍受客人的青睐。

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旅游新村共有间房,张床位,每年月至月,所有床位都被提前预订。

目前,攀枝花市拥有康养床位近7万张,已具备年均万人次的康养接待能力。据统计,近年来平均每年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达余万人次。

创新打造“康养+”

在康养产业发展道路上,攀枝花市成功探索出“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的“医养融合”模式,打造出一张闪亮的名片。

岁的张大爷已在德铭菩提苑养护中心入住一年。“在这里住着比在家里住着好,平时生个小病啥的不出门就可以看了。如果遇上做手术,这里陪护人员照看得很仔细,住得放心!”张大爷说,他和他的子女看中的不仅是这里的环境,更是这里看病、护理的方便。

德铭菩提苑养护中心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合作单位。医院老年医学科的专家们每周三来中心开展巡诊,每月举办一次健康讲座,每两个月为老人们开展一次集中免费体检。

近年来,攀枝花市探索出让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实现无缝对接、互利互惠的新型模式,全市%的三甲医院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建成示范医养服务点个,探索出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形成了以台湾敏盛为代表的“台湾模式”;以德铭菩提苑为代表的“日本模式”;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为代表的“大型康养机构模式”;以米易阳光车旅休闲度假中心为代表的“康养综合体模式”。 

“到年,攀枝花市要实现医疗、养老服务体系高度融合,医养结合产业效能得到充分彰显。”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拥有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努力,“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已成为一种养老时尚,攀枝花正以“运动蔬果养身基地、生态美景养心基地、阳光医疗养老基地”的全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深山养鸡场的“造血功能”

□本报记者梁波8月17日下午,盐边县温泉彝族乡大窝凼村村民杨挖都手里端着一个沉甸甸的铁皮盆子,带着放暑假的2个孙女走进了一个足有200平方米的木栅栏里,把盆里拌好的青菜、包谷籽倒进长长的木槽,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