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米易跳出四川“广场舞王”

四川日报 2016-05-26 07:54 大字

□陈帆 本报记者 王代强 陈君

身着民族服饰,伴随动人旋律,尽情摇摆身姿……5月17日,由米易县麻陇彝族乡云盘村村民自创自演的广场舞《舞动彝乡》在攀枝花市文化馆紧张排练。这支独具彝族原生态风情的舞蹈,在不久前结束的四川省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中摘得桂冠,现正向全国性大赛发起冲刺。

可以说,演绎这支舞蹈的44位彝族女村民代表了广场舞的“四川高度”。

四川“广场舞王”为何是她们?米易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王莉说,这是该县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实施精准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文化“种”进网格里

麻陇彝族乡是米易最边远的乡镇,大多数村民以种植烤烟为生。4月下旬,正是烤烟起垄的关键时期,而此时,也是四川省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的决赛阶段。

参加省上的比赛,不能掉以轻心。队员们每天要去村委会排练,有的光赶路就要花4个小时。家里的烟田咋办?“你们放心去省城比赛,拿个名次回来,奖状我给你们贴到村委会,村上党员干部帮你们把烤烟整巴适。”云盘村党支部书记雷德洪大声答应。他还承诺,村干部要为排练的队员轮流煮饭。

正是村干部和党员们到位的“后勤保障”,给了表演队最大的支持。姑娘们不负众望,终于捧回了荣誉。

在王莉看来,一场看似不起眼的广场舞比赛却被当做村里的大事处理,与县里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管理有着关系。

2014年,米易县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其中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我们把全县12个乡镇、8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划分为网格,分别召集热爱文化、有一定专长的志愿者,组成‘网格文化员\’队伍,及时了解基层文化需求。”

米易人爱跳广场舞的需求迅速被“网格文化员”传递到县上。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编创了一套广场舞,并制作光碟1000张,在全县免费发放。不久,米易广场舞大赛火热开赛。

在“网格文化员”的指导下,云盘村44位村民自发编排了充满鲜明民族特色的广场舞《舞动彝乡》。

王莉说,让基层业余文化人才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把文化“种”在网格里,米易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都被整合成了“菜单”,村民“按需点菜”。

自办文化风生水起

59岁的杨爱诚,原本是一位爱好文艺的普通米易人,在“网格文化员”的影响下,牵头创办了米易县群众艺术团。如今,艺术团成员已发展到170余人,拥有舞蹈队、器乐队、腰鼓队、龙狮队等多支业余文艺队伍,累计演出500余场。“文化活动搞得好,人与人、群众与政府的关系就融洽,社会管理更为顺畅。”在攀莲镇河西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桂燕的带领下,河西社区的居民组成了5支业余文艺队,去年共开展25场村民文化活动。

不久前,白坡彝族乡群众文艺队到邻近的普威镇搭台唱戏,谁想表演节目上去演便是。一连唱了几天戏的村民张明琼,从此前一位“只会干活吃饭的人”变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我们都有才,以前是没有展示机会。”

2014年以来,米易县由群众担当主角的文化演出达到900余场次。米易花会、灯会、龙狮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省内知名文化品牌。

自办文化繁荣的背后,是米易县文化服务机构拿出的一连串举措:设立了每年不低于200万元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共享工程网络100%全覆盖;全县12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辖区内拥有文化活动阵地98个,比例达99%;图书馆每周向群众免费开放63小时,县文化馆每周向群众免费开放56小时。

新闻推荐

米易:“首席服务员”进企业“点对点”问需解困

□本报记者陈君王代强“哪里能招到外语翻译人员?”“科技局的项目要怎么申请?”5月27日,米易县攀枝花东方钛业公司,县经信局副局长伍世荣记下该公司总经理王荣凯的“困惑”,“下午回去后就联系相关单...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