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宁河畔的 傈僳风情

凉山城市新报 2014-10-20 19:23 大字

害羞的新娘子。 “嘎且且撒勒”舞。 古老的“竹口弦”。 婚宴中的露天厨房。 长长的傈僳族婚礼的送新客队伍。

作者简介

俄木日布(曾用名杨国发),男,彝族,1964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凉山日报特约记者,现供职于德昌县人大常委会。近30年如一日地热爱新闻写作、民俗摄影和摄像,先后在国家、省、州、县报刊上发表作品上千篇(幅)。在金沙傈僳族乡工作近14年,了解傈僳族风土人情,为宣传傈僳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凉山州德昌县安宁河、茨达河流域的高二半山上,聚居着一个勤劳、勇敢、纯良的传统狞猎民族——傈僳族。千百年来傈僳族偏居大山一隅,在繁衍生息中不断探索学习,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歌舞、服饰、饮食等传统民族文化……

德昌傈僳这样而来

中国史书记载:傈僳族的族源之乡就是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省,族源的后裔们是从青藏高原逐步迁徙到各地……

据史富相的《傈僳族的根与源》,国内外的傈僳族都自认为傈僳人是从“忙垄王金”迁来。在傈僳语中,“忙垄王金”是指“无法被水淹没的高山”。从中国地图上看,中国西部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在山脚下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中国史书记载:傈僳族的族源之乡是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省,后裔们从青藏高原逐步迁徙到各地……从整个迁徙史来看,傈僳族由西北往西南迁徙到东南亚各国。

傈僳族的历史至今约4000多年,“傈僳”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唐代(公元862年)樊绰所写的《蛮书》(卷四)上:“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茫部台登(今冕县)东部散居,皆有乌蛮之种族……”从此,“傈僳”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

大约早在元年间,德昌威龙、普济两州(今属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傈僳族人,受制于当地张、吉二土司。明代洪武年间,傈僳族人因不堪官兵和土司欺压之苦而被迫逃迁,散居于川滇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明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木知府与相邻的西藏农奴主在维西一带争夺地盘,发生大规模械斗。窝勒(今攀枝花市西区)一带的傈僳族人,连年被征调往石鼓、维西、华坪等地作战。清代嘉庆年间,维西的傈僳、纳西族人民联合反抗康普土司,遭到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一部分被迫逃往米易傈僳湾一带。清道光6年(公元1826年)和光绪20年(公元1894年)两次永北起义,都曾引起傈僳族人的大迁徙,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据傈僳族族谱记载,原住在窝勒的张姓傈僳人为躲避战乱而分别迁离,临行前弟兄“破碗为契”,各持一片碗,作为以后亲人相认的标记。之后,哥哥带族人顺安宁河南下,渡金沙江入云南,先住在永仁一带,后迁到禄丰、禄劝、昆明等地。弟弟一行溯安宁河北上入德昌,在茨达河下游花马河到四方碑(今六所乡陈所村),搭棚而居。后因外业垦荒的汉人增多,遂又迁往上游老窝棚(今六所乡兴安村),在深山中栖身。傈僳族人口少,势单力薄,张氏便将成年的女儿陆续嫁与汉人,通过与汉族联姻,这才定居下来。此后,傈僳人互相往来、联姻,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分别在金沙、南山一带聚居。也有“同源不同俗”的德昌傈僳族之说,女性裙上横绣水波纹,裙前有一竖十厘米见方、不绣花纹、断开的裙门布,这是德昌傈僳族与其它地方傈僳族区别的主要标志,意为德昌傈僳族远迁德昌时,与族人因一江之水而隔断,因当时无文字,于是在服饰上作此标志。

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德昌县金沙、南山两乡建为傈僳族乡。全省4个傈僳乡中德昌就占两个,且是四川傈僳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县。

简朴为荣  热闹为喜的傈僳婚俗

“相帮”要提前几天或十几天进行,整个傈僳寨子都会为此而沸腾。乡情,也在一次次婚礼中得到升华……

傈僳族婚礼历来推崇简朴为荣、热闹为喜,男方不送聘礼,女方娘家不送陪嫁。

说亲   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带着礼品试探性地到女方家。若女方家同意联姻就会收下礼品,并把女儿带到集体活动场所与小伙子见面结识,增加感情。

订亲一旦订亲,女方家开始准备嫁妆。

接亲结婚前夕,新郞家请两位懂礼仪、会唱民歌的男子,带上礼品到女方家接亲。接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女人们站在路旁阻挡进屋,表达对新娘出嫁的挽留。女方家请一位德高望重者念祝福语,挂一条领亲麻布,意为同意接亲。接亲途中,休息三次。

迎亲新娘出门后在家门不远处小憩;第二次在途中休息;第三次在新郎家不远处休息,等待新郎家“迎亲”。新郎家派人在路边用“葫芦笙”迎接客人。之后男方摆宴招待客人。婚宴结束,新郎、新娘拜堂,为新郎新娘取新名。

每年春节前后两三个月,是傈僳族办婚事的大好时节。

而傈僳乡亲一听说哪家有喜事,便扶老携幼、风雨无阻、翻山越岭地赶来“吃酒”。婚宴从几十桌到上百桌。在野外做流水席,平地上撒些鲜毛草、相交放四块劈柴、摆上酒菜,宾朋围在一起举杯劝菜。

傈僳办酒席,没有特定的厨师,砍柴、打米、杀猪宰羊、“炸酥”等,几乎都靠本寨子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帮忙搞定,傈僳人称作“相帮”。

儿女操持丧事

隆重祭亲情

由儿女为过世的父母举行仪式,意为送其灵魂上天堂;家族亲友及乡邻们,也带粮食、拉羊子、背香及草纸前来参加。

德昌傈僳族丧葬仪式分为安葬、出灵两个过程。死者配偶一般不参加,由儿女等亲人操办。

傈僳人死后多为土葬,仅孕妇和凶死者实行火葬。人死后先浴体。男性要剃头,女性要梳头、编辫、包圆形头帕。男性遗体停放在堂屋火塘右侧,女性则停放于左侧。野外死亡的,遗体不抬回家。遗体要停放到进行“摩左”(入殓与祭奠仪式)的当天才能抬出家门。“摩左”前一天晚上“诗底扒”(傈僳族祭师,也称“毕扒”),为死者念丧经,孝子在堂屋下方安锅庄灶、杀煮小猪、羊各一只。“摩左”时间在上午,地点在村外。“摩左”的主要仪式有“诗底扒”念经,为送祭礼的小辈们包麻布孝帕;入殓;杀羊煮肉,祭奠死者,就地午餐。

选择墓地,由“诗底扒”站在一米远处,一边念经,一边将长刀或镰刀扔过去。男用长刀,女用镰刀。刀插之处定为墓穴。若扔三次刀都未插入土内则需更换地点。下葬合棺盖土后,“诗底扒”用木棍在坟上画一人像,并在人像的头、脚、胸三部位各打一棍,口中不停地念诵:“不是我诗底扒将你打,是扑扒、巴扒(傈僳语为祖宗)催你行”。

(紧转A13版)

新闻推荐

蔬菜种植大户谢华富: 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谢华富的树椒长势良好。在凉山州德昌县安宁村,不少村民怀揣致富渴望,种起了大棚蔬菜。谢华富就是其中一位种植户。从对大棚蔬菜种植一知半解到成为资深技术员,谢华富已于2012年尝到了大棚蔬...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