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保障群众出行是第一位 ——省道214线米易至垭口段排堵现场侧记

攀枝花日报 2014-03-11 05:20 大字

□陈光辉 本报记者 曾仲文 文/图

3月7日晚,西攀高速公路米易至垭口段双向封闭,给214省道米易至垭口段造成巨大压力,米易县公安局百余民警上路排堵保畅。3月9日晚,记者走近他们,感受其在车流中、路口上的坚守。

3月9日18点,米易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崔龙钧,带着值夜班的三组人马赶赴各个执勤点。崔龙钧的执勤点在丙谷橄榄河路段,也是最拥堵路段。

平时驱车从米易县城到丙谷不过十多分钟,当晚崔龙钧到达执勤点却用了40分钟。一路上,崔龙钧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上一个执勤组的路情通报。

到达执勤点后,民警迅速到位。年近五十的老民警曾孝玉站在丙芭(丙谷—芭蕉箐)路口指挥三个方向的车辆,崔龙钧站在橄榄河桥头,统一调度。在崔龙钧的身后,不少骑着摩托车的村民在焦急等待放行。摩托车后,依次停放着大大小小的车辆。

“米易方向,尾车排到哪儿了?丙谷方向,尾车在哪个位置?”崔龙钧在对讲机里问到。得到回复后,他立即放行米易往攀枝花方向的车辆。“米易方向过来的车太多了,再不放就要堵到坪山路口了。”崔龙钧说。

天色变暗,车灯亮了起来。由于橄榄河段在修桥,过往车辆只能从一条临时便道上通过,车行缓慢,汽车驶过掀起的灰尘包裹住崔龙钧。

3月9日19点32分,民警李林峻汇报有一辆救护车要送危重病人到攀枝花。“各路口民警注意,保证救护车优先通行。”崔龙钧立即下了指令。很快,闪着灯的救护车驶了过来。

救护车刚过,一辆载着桶装水的摩托车又翻在临时便道上,崔龙钧立即上前,帮助车主把摩托车扶起,一旁等候放行的摩托车驾驶员也纷纷上前,帮忙将散落在地的桶装水搬到路边。

看着开往攀枝花方向的车辆川流不息,近一个小时了还没有放行开往米易方向的车,等待已久的摩托车驾驶员们有些急了。“放放吧,我都饿得遭不住了。”“我等了一个小时了,就先放放吧。”面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崔龙钧耐心地解释。很快,开往米易方向的车辆放行了,摩托车如潮水般涌上临时便道,崔龙钧也急了,不停地嘱咐大家注意安全,相互之间不要靠得太近。

崔龙钧在忙碌的时候,他的同事陈朝彬也在橄榄河执勤点指挥交通。陈朝彬是一位女警,也是一位妈妈。3月8日18时开始执勤,凌晨1点执勤完毕后,她又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孩子。“群众出行是大事,家里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记者采访陈朝彬时,她平静地说道。

像陈朝彬一样,自3月7日晚接到命令后,米易县公安局百余民警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排堵一线,疏导交通,做好解释工作。“在分配任务时我就告诉民警们,堵车会让司机乘客烦躁,在做工作的时候态度一定要温和,解释一定要到位。”说起三天来的排堵工作,崔龙钧告诉记者,这是他从警以来遇到的最头痛的堵车状况,但无论如何,都得把工作做好,保障群众的出行是第一位。

时针已经指向22点,过往的车辆依然很多,汽车灯光射过来,穿着反光背心在车流中指挥交通的交警们格外显眼。这一夜,不知他们要忙到几点。

新闻推荐

米易县消费维权网络全覆盖瞿华江报道米易县

米易县消费维权网络全覆盖本报讯(瞿华江报道)3月15日,米易县工商局干部职工前往城区、乡村开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和消费维权工作,同时发放问卷并听取了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米易县把...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