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3年,攀枝花的“脚印”

攀枝花日报 2014-01-13 05:36 大字

人是城市的核心,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2013年,攀枝花人在发生变化,攀枝花城市也在发生变化;攀枝花这座城市在不断改变,攀枝花人也在不断改变。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努力搜寻2013年的城市记忆,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攀枝花发展的动人景致。

●畅通城市 小城大路

1月11日,正值周末,家住仁和峻岭天下小区的陈先生起了个大早,准备开车带父母和妻女回以前住过的龙洞去看看。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丽攀高速攀枝花城区段开通后,可以直接开车到庄上,从那里下高速回龙洞,比走格福路方便多了。

上午9点过,陈先生一家驱车出发,经由炳仁线与渡仁西线连接线、渡仁西线、省道310客(客运中心)新(新庄)线,从丽攀高速新庄互通立交入口上高速,然后再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到庄上互通立交出口。

“现在多了一条回龙洞的路,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趁着陈先生一家在庄上互通立交出口处休息的片刻,记者与他攀谈了一番。“以前回龙洞走的格福路被重车压得到处是坑洼,小车走起来颠簸得很。还好现在市里已经在对这条路进行改造了,希望能早点完工。”陈先生说,等格福路改造好后,回龙洞可选择的道路就多了,而且都能顺畅到达。

“相比前几年,攀枝花现在的交通条件大有改善。”说起道路畅通带来的便利,陈先生深有感触,“我们现在居住的小区就紧挨着炳仁线,开车从这条路到炳草岗最多就是二十来分钟,而且路面宽敞、路况又好,比走别的路都快捷。”在陈先生眼中,除了城区道路日趋完善外,对外道路交通也在延伸,“自从有了高速公路,攀枝花的老百姓北上成都、南下昆明都方便快捷多了。现在我们能利用周末从丽攀高速城区段回龙洞,以后还能通过这条高速公路到丽江去过周末呢。”陈先生说。

●棚户迁居 梦想成真

1月6日,“十九冶·金沙”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小区内,住户杨大爷家中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记者一打听,原来,杨大爷邀请了亲戚朋友来新家做客,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在老房子里住了那么多年,谁不盼着早点住新房?”站在两室一厅80平方米的新房子里,杨大爷和老伴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记者一个月前来到他家时,家里尚未装修完毕,冰箱、沙发等一些家具还没有备齐,再次到来,新家已是面貌一新。粉刷雪白的墙壁,精美的室内盆栽,小巧精致的吊灯,三色条纹的布艺沙发……每一样摆设都散发着新家的气息。 

“新房子比原来的旧房子大了许多,而且布局非常合理。一平方米还不到3000元,加上装修、购买家具,花了30万左右。”杨大爷告诉记者,他们家在东风的老房子里一住就是30多年,而且周边环境十分嘈杂,自从2013年10月底拿到新房钥匙后,杨大爷一家就赶忙装修、买东西,说什么也要赶在春节之前搬进来。

最让老人感到满意的还是小区的配套设施。“小区环境好,新修了幼儿园,离实验中学、三中也近,以后孙子上学很方便。同时,小区的7栋住宅楼顶全部安装了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使用方便。”杨大爷说,“没想到自己活到快70岁了,还能住上新房子,这要感谢政府。”

临走前,记者看到小区内一片繁忙:有的居民在楼下搬新沙发,有的居民在装修房子、打扫新房卫生……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负责人说,自新房竣工验收后,住户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装修新家。春节期间,会有不少住户搬进来,在新家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马年春节。

●头枕阳光 心的天堂

2013年11月中旬,苟继东和老伴儿一起打包来到攀枝花晒太阳,每天早上爬山,下午与牌友打麻将,晚上又和室友一起看电视。“在这里过得很愉快,阳光好、吃的东西也很生态,日子过得幸福哟!”苟继东说。

从成都到攀枝花过冬,苟继东已经是第二次。对他而言,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在成都工作了大半辈子,冬日里天空和阳光带着不少灰尘,让他感觉郁闷。

苟继东夫妇退休后,就没有在成都过冬,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去过广州、到过三亚。但在苟继东夫妇的心中,攀枝花是过冬最好的选择,有较近的地域优势、有熟悉的饮食习惯,闲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去田间采摘蔬菜、去湖边钓鱼。2012年10月,苟继东和老伴儿到仁和区中坝乡的一家农家乐里住下。这一住,便爱上了这里的阳光,也爱上了这里悠闲的时光。

2013年,外地来攀晒太阳的人一直很“打挤”,从10月中旬开始,攀枝花市有住宿接待能力的农家乐迎来了订房高峰。11月初,“候鸟”老人相继“归巢”,为攀枝花温暖的冬日平添了一份热闹。

“去年,孩子和我们一起在攀枝花过了年才回成都的,今年也打算住到过年后回去。”苟继东说,估计走的时候,一家人又会大包小包的带上不少攀枝花的蔬菜和特产。

新年伊始,苟继东和老伴儿沉浸在攀枝花的阳光生态中,虽然不尽完美,但是他们对这里充满期盼,希望攀枝花的天空更加湛蓝,阳光依旧灿烂。

●雪中送炭 企业复苏

“正是有了这笔1350万元的转贷资金,我们去年才还上银行的贷款,保证了企业资金链条不断裂。”1月7日,攀枝花鼎星钛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说。

2013年,钛白粉行业竞争激烈,造成钛白粉价格一路走低,很多钛白粉企业面临困境。7月,鼎星钛业的一笔银行贷款到期需要偿还,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于是,该企业负责人拿着《攀枝花市工业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申请表》《企业贷款转贷承诺书》等申请材料,与市国投公司签订了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使用协议书。正是市政府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1350万元的“过桥”资金,鼎星钛业才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初,攀枝花市出台管理办法,设立应急转贷专项资金1亿元,为发展前景好的工业企业暂时救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转贷资金只用交很低的使用费,并且办理方便、快捷。”鼎星钛业公司负责人说,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帮助公司保全了良好的借贷信用,避免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公司健康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新的一年,鼎星钛业有限公司明确了发展方向。一方面,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企业规模,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国内市场具备过硬的实力;另一方面,充分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为企业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还绿于民 亲近花城 

过去一年,蜿蜒在安宁河畔的米易县城滨河健身绿道、仁和大河两岸的一步一景、山水相融的沿江景观等,无一不是攀枝花不断还绿于民、市民亲近花城的佐证。

曾几何时,人们用“臭水沟”形容仁和大河的状况,如今,大河的改变让人无不称赞。1月11日清晨,在宝灵街社区靠河的绿地上,老人徐元海正在锻炼身体。

回忆起改造前的大河两岸,徐元海颇有感触,以前从仁和桥到这里全是杂草丛生的乱石包,河道污水横流、堤岸杂乱、市政设施缺失,后来周边的农民在这里开了田地,建起鱼塘,完全不像一个城市,来往的人们习惯于“绕河而走”。

“这几年仁和变化确实不小,河边都是绿树、草坪,整体环境得到了提升。”徐元海说,他与邻居每天都会到河边锻炼身体,并为自己规划了固定的“游河”项目。

还绿于民,不仅仅是整治河道、栽种树木,还有扬尘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种种措施都是为了给群众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园。

如今,阳光花城呈现给市民“城、水、林、山”融为一体,“生活、生产、生态”和谐并存的景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边远山区 幸福敲门

新年伊始,农活少了,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的村民空闲时间多了,看电视成了最主要的娱乐方式,40来个频道,精彩节目不断,这在以前,对于村民是可望而不及的梦想。

“原来看不到攀枝花本地电视节目,现在好了,安装地面数字电视后,可以更多了解我们攀枝花本地的新鲜事。”1月5日,家住迤沙拉村的村民毛丛昆高兴地说。

“自从能收看到本地新闻后,在家就能了解到攀枝花的市场,学到很多葡萄种植知识,电视频道也由10多个增到42个。”毛丛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记者进屋看电视。

2013年,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让边远山区的人民触摸到了实实在在的新生活。

1月3日,在前往盐边县温泉乡的路上,温泉乡道角村村道正加紧建设。

“等这条道路修通后,车可以通到自己家门口,外出售卖农作物和家禽就方便多了。”温泉乡道角村放羊坪组50岁的杨挖老说。

“原来我们这里只有一条土路,到了雨季畜生走路都打滑,更不要说车子运农作物出去卖了。”温泉乡政府工作人员说,道角村村道建设和路面硬化工程完工后,将有效解决道角村千余村民出行难问题。

●收入增长 忙也开心

“来攀枝花快十年了,去年终于在攀枝花买了房,把妻儿也从老家接了过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1月7日,在市内某大型餐饮企业经理刘先军说。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来餐馆用餐的顾客增加了不少,刘先军也更加忙碌了。“虽说忙点,但收入增加了,值!”刘先军说,等到过年,他要带家人去海南旅游。

2005年,24岁的刘先军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攀枝花闯荡,干过销售、当过助理……刚开始工资一个月就1000多元,除了日常开销,还得寄钱给父母。刘先军回忆说,那时,租住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床和几件简单的厨具,从来不敢请朋友到家里玩。

如今,刘先军的日子越过越好,收入从每月10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在攀枝花也买了房。“通过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改善,我感到很幸福。”刘先军笑道。尽管如此,刘先军还打算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充实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刘先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儿子马上要读一年级,在孩子教育投入上渐渐多了起来,妻子没有固定收入,每个月还得寄钱孝敬父母,一个月下来,5000元钱几乎没有多少结余。刘先军平时对自己很“抠”,能省就省,只给自己买必须要用的东西,对家人却很大方,尤其是对父母,孝敬的钱从来没省过。 

●生鲜“触网” 新鲜上桌

想买东西,又不想出门,那就赶紧上网“淘”吧!如今,网上购物不再是新鲜事,网络经营也已成为众商家热衷的一种销售方式。

这不,攀枝花的特色水果、蔬菜也纷纷“触网”,想赶一个时髦。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攀枝花芒果”,发现卖攀芒的店铺超过1000家,其中九成以上店铺的所在地显示为攀枝花,也有成都、重庆,甚至北京、上海的店铺销售攀枝花芒果。

去年11月,“花城UU攀西特色水果”店铺显示,该网店的攀枝花芒果在近30天内成交299笔,销量达23600公斤,按每公斤20元计算,1个月的销售额超过47万元。

店主沈大川今年31岁,原先在当地一家农贸市场做水果批发生意。他发现,来批发水果的客户都是为了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于是他萌发了网上卖水果的念头。随后,沈大川学习网络销售方面的知识,同时找来了几个懂网络宣传、销售的朋友合作。

短短一个月,网店的生意有了起色,逐渐打出自己的品牌。让沈大川惊喜的是,客户收到芒果后,评价都很好。“每到9月以后,全国就只有攀枝花还有芒果出产,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攀芒。”沈大川告诉记者,攀枝花其他水果也随之受到关注。

网店日益红火,沈大川并没有放弃实体店。“我们采取网店+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客户相当于通过网络到我们的实体店进行采购。”沈大川告诉记者,其销售团队在网上接单后到实体店挑选优质芒果,这样就省去了单独的采购成本。

不仅是水果店老板纷纷“触网”,攀枝花的果农们也开始尝试网络销售。仁和区总发乡果农胡哲铭的家里种了10多亩芒果,两年前听说水果可以在网上卖,就自学网络销售开起了网店,没想到生意越做越火。

新的一年,胡哲铭打算好好琢磨一下芒果的产销问题。“在果园里直接采摘后配送,更加新鲜,也比水果店更有价格优势,相信会更有市场。”胡哲铭说。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江潇 刘鲲 刘娇 韩雨佳 王建采写)

新闻推荐

国家一级档案馆“落地”

本报讯(记者曾仲文特约通讯员易德文)日前,记者从米易县获悉,该县档案馆以96.6分顺利通过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验收。1月9日,由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组对米易县档案馆创建国家一级综合...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