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教师携手同发展 市县学校联姻促均衡 ——市教育局探索开展“一对一”送教下乡活动纪实

攀枝花日报 2013-12-26 05:41 大字

□郑万学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核心是教师资源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本上在于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攀枝花市教育局把“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富有实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主渠道,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研究、创新培训形式、先后开展了巡回送教、“一对一”送教、“百村支教”等活动。“一对一”送教活动,就是城乡教师携手同发展、市县学校联姻促均衡创新之举,就是实践创新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一对一”送教发端于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攀枝花教育事业发展快,整体水平步入全省前列,但是,落后的乡村教育与相对发达的城市教育并存,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问题。为更好地准确把握教师、学校的培训需求、更有效地帮助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2009年,市教育局成立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展开调查研究。

调查表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具有多样性,培训愿望强烈,而农村教师外出培训面相对较小,普遍外出培训既不容易,也不现实,且外出培训多偏重理论,缺少实际操作,理念虽然先进,但不一定水土相符。农村教师更需要的是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具有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培训,为此,市教育局要求师培机构加强对农村教师个性化培训的研究与探索。

“一对一”送教形成于农村教师的培训实践

2009年11月-2010年1月,市师培中心与仁和区总发校区达成意向,尝试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培训活动,积极探索新的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市教师培训中心派出特级教师曹永秋到仁和区总发中心校蹲点指导语文学科教学,培训语文学科教师。在总发中心校区,曹老师随堂跟班听完了学校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并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肯定长处、找出不足,一起探讨改进策略;然后上示范课,再听教师改进课,对学校语文教学及学科教师培养进行指导。在培训活动中,曹老师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龄段、不同层次教学水平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精选课题,通过限时备课、借班上课、面对面评课、互听互评、共同研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语文教师提高教学专业能力。  

此次送教培训活动试点,改变了以往教师培训中因过分重理论学习而与实践脱离的状况,重在帮助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反思经验,在反思中成长。在试点总结会上,总发乡中心校校长徐文俊说:“这种个性化的送教培训活动深受语文学科教师的欢迎。这一培训形式,培训针对性强、富有实效性,希望总结推广到其他学科。”

市教育局充分肯定这种培训形式的成功经验,局人事师培处、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市教科所认真分析试点经验,更新了培训理念,对“一对一”送教的主旨、选点、培训指导教师的选派、培训操作流程及经费保障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与规范,“一对一”送教模式初见雏形。

“一对一”送教,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2011年,市教育局把“一对一”送教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攀枝花市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及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共攀枝花市委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决定在每个农村县区选择1-2所相对薄弱的学校,由教育局人事师培处牵头,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市教科所联合组织市区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到县(区)薄弱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指导帮扶活动,即一名教师帮助指导一所学校一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和对学校中青年教师、学科骨干的培养指导工作,通过“听、议、研、示”活动,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学科的教学教研水平,通过一定周期的结对培训提升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011年9月28日,市教育局召开了“攀枝花市教育局开展2011年秋季学期‘一对一\’送教交流活动”启动工作会。会议指出:“一对一”送教是对教师培训工作实行个性化培训所进行的改革,是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性的一种积极探索,是骨干教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精心安排、扎实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加强过程管理、问题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更广泛地开展积累经验。送教活动按照送教教师听课、交流反馈教研活动、讲座示范活动、总结分析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送教教师根据承接学校的情况和自己的实际,分别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深入对应学校。通过“听、议、研、示”环节,开展了交流、指导活动。

2011年,市外国语学校、市二中、市四中、市九中、市实验学校5所市直学校及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分别与米易湾丘中心校、米易三中、盐边永兴中学、仁和中坝校区签订送教协议。特级教师曹永秋、市级学科带头人张丽华、徐子耀等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克服工作教学任务重、家庭生活压力大等困难、不惧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以饱满的激情,深入到各自对口学校,扎实开展“一对一”送教培训活动,送教培训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农村县区纷纷要求增加开展这种形式的受援学校数量。

2012年、2013年,进一步完善了“一对一”送教活动方案,扩大了“一对一”送教的范围。承担援培送教任务的教师从市直属学校的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秀教师扩大到了所有城区学校的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教育基础较发达的东区参与其中,成为“一对一”援培送教的生力军,让“一对一”送教培训更具活力、更添魅力。受培学校也从最初的每年4 所扩大到了6所。

在活动过程中,援培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倾心投入,创造性开展“听、议、评、研、示”活动, 指导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帮助该校提高学科教学教研水平。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苏琼老师对受援学校一些老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做到听课必评,充分利用课间空余,不拘泥于场地,无论是在教室、办公室,还是在操场、路口……都与中心校的老师共同研究教学环节,修改教学设计,针对实际情况共同探讨教学思路和教学;市二中徐子耀老师毫无保留地捐出了自己的多媒体资源,帮助米易三中建立了资源库、并对米易三中的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指导,形成米易三中物理组自己的资源;市四中闵杨捷老师与冯晓梅老师,送教到盐边县永兴镇,克服了路途崎岖遥远、食宿行条件艰苦、身体不适等困难,坚持和学校教师正常上下班,倾力为学校学科教学把脉会诊,与永兴中学学科教师平等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并给学校提交《永兴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永兴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报告,对永兴相应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年轻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给永兴中学物理教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并约定两所学校长期交流合作;在盐边菁河小学援培送教的曹永秋、魏立鹤两位教师为了让“一对一”送教活动覆盖范围更广,受益的教师更多,不畏山村路途艰险,深入到箐河乡所有村小,对包括“一师一校”在内的所有教师进行指导。市四中的周小金老师、东区的苟琼老师、陈友玲老师常常一天听课六、七节,有时晚上还安排交流、教研活动,时常到校比受援学校教师还早,走得比受援学校教师还晚,不仅教学专业能力受受援学校佩服,其敬业精神更令受援学校赞叹;市十八中小的冯茂平老师,身患重病,主动要求参承担援培送教任务……每一位教师在送教活动中都是一个榜样,都有令人称赞的事迹,不胜枚举。

派出援培教师的学校大力支持“一对一”送教工作、关注送教活动、关心送教教师生活,为援培教师减少后顾之忧,提供便利条件,把援培作为学校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市外国语学校接到援培任务后,高度重视,决定由教学副校长亲自督促,教务处全力支持,力争确保此次支教任务的圆满完成。学校还组织管理团队亲赴受援学校接冾援培事宜,进行全面帮助和指导其教育教学管理,还主动邀请受援学校学科教师到学校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创造了送、请结合的培训形式,从一名教师援助一所学校发展到校、校交流合作。

市二中在本校物理老师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力安排其他老师代好援培教师徐子耀的课,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援培。副书记亲自送徐老师到受援学校,与受援学校做好交接工作,并在物质上给予了尽可能的支持。陈丁校长与米易三中的罗代华校长还面对面就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进行了交流。

市实验学校领导召开了专题工作会,不仅强调了送教工作的重要性,对送教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还集中集体智慧帮助去米易的送教援培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市四中闵扬捷副校长亲自担任援培送教教师。

市九中胡静校长主持召开“一对一”送教交流活动动员大会,落实了一名校长、一名主任专门负责“一对一”送教交流活动事宜,全程支持与关注,要求援培教师代表学校把我们最优秀的方面展示给接受送教学校。要求送教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接受送教学校的教师能学得来,用得上。

每一名参与援培送教教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持着,援培送教教师也代表着所在的城区学校的形象。

承接送教的县区和学校积极主动配合援培送教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与示范活动阶段各县区培训机构、教研部门更是积极参与,组织片区相邻学校学科教师和教科室主任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了送教的辐射面,提高了“一对一”送教效益,做到了点与面的结合,克服了初始援培送教方案中辐射面不宽的缺陷。

随着活动的深入、“一对一”送教的内涵日益丰富。2013年5月下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十八中小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学科5名优秀教师赴盐边菁河小学开展结对援培送教培训活动,并对菁河小学及北部片区相邻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示范性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被盐边评县教研员赞为“近年来最有活力、最富实效的一次研培活动”。这次送培将“一对一”从初始的“一名学科骨干教师对一所乡村学校的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帮扶培训延伸到了“一所城区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对一所乡村学校的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帮扶培训。

送教活动创新发展,形成鲜明特色

“一对一”送教培训活动开展以来,不断丰富,创新发展。目前,已有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初中英语、物理、语文、数学、地理、化学共8个学科、36名城区市级骨干以上优秀教师参与了援培送教工作,培训农村教师2100余人次。3所受援乡镇初中、7所受援小学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骨干教师比例有了较大提升。“一对一”送教下乡活动为攀枝花市农村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搭建起了城乡教师互学互帮,携手发展的平台,架起了城乡学校共同促进教育均衡的桥梁。

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五年磨砺,“一对一”送教培训这一融入了实践培训、参与式培训的新理念、包含了问题研究培训、诊断式培训、案例研究培训等新方法的农村教师培训个性化培训新模式已基本成型,形成“四个明确”的鲜明特色。

培训主旨明确:培训指导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援培教师要求明确:具有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能力的市级骨干以上优秀教师。培训方式明确:“一对一”个性化培训。培训环节明确:“一听、二议、三研、四示”五环节。一听,即援培送教教师首先应在一定期限内听取该校该学科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课,并对其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诊断,开展“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二议,即援培送教教师在一定期间内在该校组织2-3次集体议课;三研,即援培送教教师在一定期间内在该校组织1-2次该学科教研活动;四示,即援培送教教师在一定期间内在该校上3-4堂示范课,示范性培训。

真情送教,城乡携手,“一对一”送教成果丰硕

“一对一”援培送教项目已成为具有攀枝花特色和最有实效性的培训项目之一,获得普遍认同,深受农村学校教师欢迎。  

市外国语学校在“一对一”送教总结中写到:参与“一对一”送教活动,我们看到的不是两校之间的差距,而是对于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新思路。这样的培训不流于形式,能促成教师尽快成长……

永兴中学相关负责人说,“一对一”送教活动实现了送教者与受教者的近距离沟通,让我校教师获益匪浅。送教老师针对我校教师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送教下乡活动为乡镇学校送来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活动也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开始学会思考,有了教学研究意识…… 

丙谷镇中心学校在总结中写到:“一对一”送教,送教教师通过走进课堂听老师们上课,课后进行教学指导,交流教学信息,课堂教学展示,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毫不保留地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我们分享,全面提升了我校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我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为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在总结中写到:“一对一”送教活动,为我校教师与市一中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我校教学工作;感谢市一中的付晓琼和黄丽老师为我校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希望市教育局能够多组织一些兄弟学校的联谊活动,并且希望活动的时间可以长久一点,让我校有足够的时间向市级学校学习。我校抓住“送教下乡”活动的契机,推进我校课堂改革工作,提升我校课堂教学,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对一”送教活动搭建了平台,既是帮助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又是骨干教师发挥骨干示范辐射作用、展示自我,提升发展空间的平台。

送教教师普遍认为:“一对一”送教这一农村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既帮助别人发展又成就了自我提高。骨干教师参加“一对一”送教,既发挥了骨干教师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又丰富了教师从教的阅历,促进了自身发展。

东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苟琼老师在送教总结中写到:到永兴中学参加“一对一”结对指导帮扶活动之初我心存畏惧,在真正融入支教的活动中后,我才真正认识到了该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在指导教师中看见了教师的成长,我自己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净化和提升,从心底爱上了青山秀水的永兴学校,爱上了那一群纯朴、向上的老师们!这样的支教活动很有意义,真的是实现了支教者与被支教者的双赢,这样的活动希望它走得更好!

市实验学校张丽华在送教总结中写到: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了湾丘彝族乡中心小学送教,虽然这次支教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但回顾这半个月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这次援培送教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知道自己的将来会责任更加重大,我会以我最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永远的教师!

市实验学校教师苏琼说:这次送教交流活动虽然时间不长,却让我真正走进了农村教育第一线,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让我体味到了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感受到了中心校老师的热情真诚、朴实敬业,以及他们求知若渴的心情。这段时间来,我工作着,感动着,收获着。

“一对一”援培送教这一平台,不仅是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平台,也是促进城区优质学校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平台。是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市实验学校在“一对一”送教总结中写到: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一方面给了湾丘彝族乡学校教师很大的启发,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送教下乡活动也是对我校骨干教师的一种考验和锻炼,我们的骨干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并很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市四中在“一对一”送教总结中写到:“一对一”送教培训活动,以区县农村学校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示范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将先进理念、教学实际与师资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交流等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区县教师与我校教师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通过“一对一”送教活动,我校送教的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农村教师的朴实、真诚,以及他们的敬业、奋进精神,使我校教师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充实,也使所有送课教师丰富了从教经历,教学中对课标的领悟,对新教材的把握,对教法学法的运用,对新课堂的驾驭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为教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本次送教活动,无论是对我校,还是送教学校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学校的能动作用,做好与区县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交流,我们将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力争实现新的跨越,为攀枝花的教育教研做出自己的贡献。

盐边县箐河小学的校长王美富认为:通过“一对一”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被援助学校教师,我们将把学到的思想、方法用于教学实践。同时,也期待更多像‘一对一\’这样的送教交流活动,期待城乡学校之间有更多联系和交流机会。通过不断向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科学的城区学校学习,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差距,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盐边永兴中学在总结中写到:“一对一”援培送教活动,让我们既得到了专家和名师的指导和引领,又加强了与各兄弟学校的教研交流,也促使了我校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活动期间,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进校园,进课堂,对我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对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育人环境、教学设施、办学特色进行了一次大检阅。对我校教育教学是一次有力的推动和提升。

大田中学在总结中写到:这次送教活动,是一个能让我们进一步去反思自己教学不足的过程,是一个能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送教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学校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我们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攀枝花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东区教育局在2012年“一对一”送教总结中写到:这种帮扶送教活动加深了区县老师间的相互了解,对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区县间、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在支教结束后,依然保持与受援学校的密切联系,如东区的毕业年级的分析会,教研活动,试题等无偿交流,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市均衡发展尽绵薄之力。

思索结出智慧果、实践绽放创新花。随着对教育公平的更深思考、随着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多实践,“一对一”援培送教这一培训模式将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具攀枝花特色。

新闻推荐

省县域经济学会调研攀枝花市城镇化和旅游新村建设

本报讯(记者刘鲲)12月27日,由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县域经济学会顾问李成云,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张成明带领的省县域经济学会调研组一行莅临攀枝花市进行调研。市委...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