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行动的力量 ——市九届人大2012年工作回眸

攀枝花日报 2013-01-09 07:21 大字

□王世全 本报记者 晏洁

“老百姓关心的切身利益,就是钱的问题。富起来后,很多问题就自然解决了。”2013年新年伊始,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党支部书记倪方云便忙着走家串户。“还想再听一听大家对搞旅游的想法。”

从这位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口中,记者得知,到去年10月,立新村集体经济已达700万元。10余年前这个集体经济仅有几间破房子和10多万元债务的山村,今年准备投资1000万元,成立村级旅游投资开发公司。

对于即将召开的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倪方云有两大期盼,“一是把村民们搞旅游产业的想法和实际困难反映上去,二是看看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有哪些更实惠的政策。”

忙碌的不仅仅是倪方云。

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已历九届,本届人大常委会33名组成人员的背后,是277名来自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277名市人大代表的背后,是120万攀枝花人民满含期待与信任的目光。这些都是代表们忙碌的原因、忙碌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可见,能否密切联系群众事关全局。如何离群众近一些,更近一些,成为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代表永无止境的课题。

然而,人大代表多数是兼职,在工作中,如何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及时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又如何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2012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周密部署并开展了攀枝花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活动,大力探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新机制。

2012年底,米易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米易县人大代表履职手册》。翻开市、县人大代表黄礼松的履职手册,他和人民群众密切往来的内容清晰而详尽。“履职手册鞭策我去更加深入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心声。”黄礼松说。

黄礼松既是人大代表,又是米易县水务局局长,面对工程性缺水严重制约当地工农业发展的情况,他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用水群众意见,最后形成了打造全县供水体系的整体思路,通过北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四个片区的建设,从而建成覆盖全县的供水体系,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多亩,当地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80%以上。

东区、西区人大常委会在“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中,另辟蹊径,制定了包括代表登记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活动制度,代表述职制度等在内的五项制度;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则出台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活动有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百、千、万”活动,让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更加具体化。按照活动要求,每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3名市人大代表;每位市人大代表联系2名区(县)人大代表;每位区(县)人大代表联系3名乡(镇)人大代表;每位乡(镇)人大代表联系5名群众。这种上下联动的方式,让代表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据了解,在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中,仅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就收集到建议8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9件,办实事、办好事90件。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谢道全说:“在‘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人大代表点对点、面对面联系群众,成为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代表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承诺的重要载体。”

新闻推荐

助农增收 蔬菜孵化基地不断推新品

近日,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在米易县攀莲镇青皮村采集西红柿生长数据。2011年,攀枝花市成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攀枝花综合试验站后,分别在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建起了蔬菜科研试验基地,现...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