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挂在关键处 帮在心坎上 ——攀枝花市“挂包帮”活动侧记

攀枝花日报 2012-06-03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云飞

2011年,在“挂包帮”活动中,全市各区县挂点领导、包村部门和帮户干部重点围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开展工作,全年共完成帮扶事项782个,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96次,培训农民8.4万多人次。

“挂包帮”活动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百姓的心田。

东区 “一村一品”见成效

每逢节假日,不少市民都会去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游玩,或荡舟、或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品尝彝家特色饭菜,晚上在火把广场跳跳彝族打跳,一天的行程安排地满满当当。

此时,村里的十余家农家乐却忙得不可开交。近郊旅游业使这个小山村迈上一条康庄大道,而这个发展定位,正是市、区两级帮扶单位帮助村里确定的。“‘挂包帮\’的同志帮我们村的农家乐重新定了位,还对我们进行了相关服务和技术培训,指导我们研发特色菜品。目前,市、区‘挂包帮\’工作组正协助我们村支两委全力打造城市近郊生态旅游核心区。再过两三年,我们这里将会有更大的变化!”阿署达村村委会主任韩志海充满信心地说。

在“挂包帮”活动中,东区注重在“一村一品”上下功夫,依托攀枝花特色优势资源,通过阳光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开发、引进龙头企业的方式帮助实现产业优势转变。其中阿署达村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带动近郊休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攀枝花村逐步形成了以安国枣种植带动猪、牛、羊、鸡养殖的新路子,双龙滩村逐步形成了以秦氏咖啡种植、泰源生猪养殖为主的新路子,弄弄沟村则以“富村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为主,打造生态休闲度假山庄。

西区 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苦荞村的椪柑、大麦地村的噹噹鸡、格里坪村的苏铁山药……细数下来,西区的名牌农产品还真不少。

这些特色品牌产品除了名气,带给村民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苏铁\’山药一斤13.5元,堪比肉价,但仍供不应求。”格里坪村一组村民徐永林告诉记者,2011年,他种的7亩山药就给他带来了7万元的收入。

在帮扶工作中,西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共兑现农业产业扶持资金39万元,通过项目带动引导、群众参与建设的“引建”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各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帮扶单位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培育、品牌打造、生态农业创建、农业科技示范等助农增收项目,坚持走精品农业道路,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芒果、核桃、椪柑等农产品基地进一步壮大,积极发展苏铁山药、噹噹鸡、泉水鱼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发展野鸡、野猪、梅花鹿、刺猬等特种养殖业。目前,全区存栏噹噹鸡1.6万只、苏铁山药种植150亩,拥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个,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

仁和区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在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出了浅黄色的花蕊,迎风摇曳。树下,区农牧局的农技专家赵家华正在给村民现场讲解芒果花养护知识。 

针对立新村农业技术欠缺的难题,仁和区“挂包帮”工作组在村里开办新农校,并下派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课,向群众示范先进实用技术。“我们要多学些种植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希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立新村七组村民龚万会对记者说。

在“挂包帮”活动中,仁和区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2011年,全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万多人次,培养新型骨干农民1465户,带动4820多农户推广农业技术。同时,全区建成通乡、村水泥路31公里,发展优质果树1.2万多亩,新建农村沼气801口,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500户,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00户,新建廉租住房204套,新建和改造农家店69个。

米易县 示范片建设初具规模

进入米易境内,一个个白色塑料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高速路两边的田地里,大棚内,茄子、辣椒、西红柿等早市蔬菜长势良好,带给农民致富的希望。

在“挂包帮”活动中,米易县重点做好新农村示范片的帮扶工作,对重点投入产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向示范片内农户提供新居建设、大棚建设和田型调整的低息或贴息贷款,加快集中居住点和风貌改造实施进度。2011年,示范片内建成千亩以上产业示范园8个、形成万亩以上特色产业基地5个;新建大棚设施5260亩,完成3000亩高标准菜田建设,建成芒果基地1500亩,核桃基地5000亩,中药材基地3000余亩;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

盐边县 水淹区连片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红果乡粱子田村是盐边县较为贫穷的一个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阻碍了村里的发展。过去,全村171户人家靠种植玉米为生,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4224元。通过“挂包帮”工作的开展,在相关人员的帮扶和指导下,如今,这里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树已结出累累果实,1000余亩核桃苗也已有拇指粗,再过几年,这些核桃苗就可以结果,平均每亩将为村民们增加2万元的收入。

2011年,盐边县“挂包帮”工作以二滩水库淹没区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改善水淹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村民致富。全年共新建村道70公里,建客运小码头6个,改造通村道路49.55公里,改造引水渠172.85公里,架设饮水管道29.25公里,解决了1万多人的人畜饮水和饮水安全问题;种植芒果1000亩、枇杷500亩、桑1000亩、西瓜1000亩;培育发展养殖大户48户,发展养羊大户40户;发展网箱养鱼35.9万平方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500人。

新闻推荐

“世外桃源”展芳华 ——撒莲镇海塔村党总支创先争优促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刘浩曾经的海塔村,是一个宁静的村庄。村民受“月儿海”的海塔水库的润泽,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一年的收成全部寄托在土地上。如今的海塔村,已有了“世外桃源”的美誉。群山环绕的“月儿海”...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