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村建设:幸福“农门”的“创新”版 本报记者 潘芝 贺欣 刘斌文/图

攀枝花日报 2012-01-06 09:43 大字

乌拉村

桃林里农民抢种“风景”

2012年1月4日。攀枝花远近闻名的“桃花村”——仁和区务本乡

乌拉村

村民在桃林里忙碌,一株株修剪着桃枝。虽然距离桃花怒放还得等上2个多月,但为了迎接将于2月举办的桃花节,村民们已开始着手做准备……

春耕的大幕尚早,务本农民忙乎的,并不只是种桃那点事,他们在抢种“风景”。

“桃花村”是务本乡

乌拉村

的美称。这个沿着乌拉沟一字排开的小村子,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农民栽种桃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白花桃、黄桃、油桃村和樱桃村;1217户农户,户户种桃,桃林面积2000余亩。

记者看到,全村2000多亩桃林密布山间林地,整个村庄掩映在桃林里,只有农民房前屋后还能看到少许菜地。这个专心致志种桃树的村,用了数十年,慢慢将桃树种成了风景,并开始品尝“风景”带来的香甜滋味。

村里的种桃大户很多,去年种桃收入最高的达4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五六万元。

乌拉村

桃园组的施发全是村里的种桃大户之一。在他的记忆里,

乌拉村

并不是从一开始便意识到“桃花经济”的妙处。

种了稻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蔬菜。当初,

乌拉村

人和攀枝花其它地区的农民一样,田里种的不外乎这“四季歌”。1985年前后,有村民开始尝试在田埂地头种一些经济作物。这数十年来,村民们种过的经济作物不少,桃子、李子、柑橘、樱桃、梨、芒果……经过一季又一季的比较筛选,最后,这片土地选择了桃树,近年来又增加了樱桃、核桃和芒果。

为何呢?因这里出产的桃子味道好,卖的价钱高。更重要的是,村民们意识到,成片种桃树是一种美景。“桃花开时赏桃花,桃花结果卖桃子”。

2005年,村里的桃树越种越多,美景的效益开始显露。

为让桃林的景色更吸引人,村民开始学着修剪树枝,给桃树造型,移栽观赏桃花。“不让桃树长得太高,否则,游客摘桃子时够不着,太累。”施发全因为有一手好手艺,到处被人请去讲课授艺。

乌拉村

的旅游到底有多火?一位“农家乐”老板给记者形容说,光是去年桃花节期间(从2月底到清明节前),桃花盛放的这30来天的功夫,他家的“农家乐”就接待了3000多人。

桃树成了景,桃园成了城里人的乐土。2011年,“桃花村”的水果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

其实,除了收入,农民收获的还有很多。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让农民看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于是,他们开始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把院子打整得像花园,把果树侍弄得像盆景,把村庄收拾得像画境……

“如今,外出务工的村民也不愿出去了。”施发全说,最近两年,村里已有20多户农民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农家乐”,上百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农闲时,经“一事一议”,村民们家家户户投工投劳,建卫生公厕、修路、砌堡坎、建人行便道等等,忙着改变村里的面貌,打造迷人的风景。

新山村

美丽计策之“厕所革命”

米易县新山傈僳村有名,是因为已成功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山约德节。每年农历三月三,傈僳儿女们就会上山“约会”,载歌载舞,欢庆他们传统的“情人节”。

曾在2006年参加过新山首届约德节的一位游客这样评价:“原来傈僳族的文化这么美丽多姿,如此的原生态,真的是一步跨千年呐!”

新山村共有430多户1853人。如今,在这个傈僳族人口占全村人口95%以上的省级贫困村里,一场“厕所革命”随着新村建设的实施,悄然兴起。

村里斑驳土墙房里的猪圈、羊圈正在卸下厕所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室外单间独户、贴着白瓷砖、装着冲便器的现代厕所。

2011年12月30日,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了新山乡新山傈僳族村。

在新山乡新山傈僳村麦地小学旁,39岁的傈僳族村民贺树标正在自家新建的厕所前观望,一家人也围站一旁。“等通过乡上验收,水管接通了,就可在新厕所里上厕所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随地一蹲,或在猪圈羊圈里拉屎拉尿了。”

贺树标家新建的厕所离住房不到5米。砖墙瓦顶,洁白的蹲便器,有板有眼。与厕所配套,贺树标又加建了一间洗澡间。二间砖房,材料人工共计花费1万元左右。“修厕所,政府每户要补助2000元,划算。”

贺树标家的厕所与洗澡间是上月才修建完成的。如今在新山乡,100多户的傈僳族家庭正经历着相同的变化。这场覆盖傈僳山寨的新村环境改造运动,以一间厕所的兴建开端。

由厕所开始,新的生活方式走进更多傈僳族家庭。

看着崭新便捷的厕所,村民们开始嫌弃那住了几十年的老式低矮的土墙房。“空间矮,进出必须弯着腰,一根电线牵着一个8瓦的灯泡,屋内常年黑漆漆的,没有窗户不透气。看着碍眼,住着碍事。”

不久前,乡里已搞了新村规划,准备在村小附近建设一楼一底的集中居住区。得知这一消息,条件较好的村民踊跃报了名。

“按照乡上的规划,住进新居起码要花个十二三万元,虽说新居建设政府补贴2万,农户可贴息贷款5万(三年期),自己少说还得再花五六万,这笔钱太多,我就没申报了。”贺树标扳着指头给记者细算。

虽说没报名,可贺树标心里还是打算修新房。他希望:“除了政府集中安置外,按照总体规划,村民们也可按各家能力修建属于自己的新房。”

新房梦有了,村民们又念起了“产业经”。

目前新山村虽然有了通村公路,但道路尚未硬化,这让村民生产出行依然不便。这个古老的村庄期盼着能像山下的坪山村那样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奔驰。

“缺钱。而且通往新山村的路基宽,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40万元,新山村的公路每公里需要上百万元,资金缺口大。”

新山乡有关负责人解释,就因为路不好,自打2006年村里举办过首届约德节后,这里就再没有办下去;就因为路烂,每天到新山村的公车只有四班,单程标价7元一人,想下山赶个场也不易……

“路面硬化后,您还有什么要求?”记者问贺树标。

“还有两个,”贺树标显然“蓄谋已久”,“一是从我们村再往前修几公里,就与会理龙肘山自然村连通,就能够形成环形公路,既有利于交通,还有利于旅游。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或其他产业,让我们能够快速增收。”

和爱乡

烂坝菜的“芝麻开门”记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虽是冬天,但盐边县和爱乡新华村田间地头满眼都是绿色,绿色之外又多了一抹白,很多菜农正忙着建大棚。

村民程元宝一大早就在自家的钢架大棚里忙活。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去年,他家3亩多蔬菜卖了近5万元。“现在国家政策好,建大棚政府每亩补贴6000元。我就拿出1亩地建起了这个钢架大棚。”

程元宝说,和爱乡冬天霜重,蔬菜品种少,建个大棚就可规避这些气候问题。

和爱乡是攀西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这里生产的秋淡季蔬菜远近闻名,是全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10月,新华村里的四季豆、莴笋经四川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检测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有了“绿色食品”的金字招牌。

“以前种菜是乱种,只知道多放农药,多撒化肥。”程元宝说,种植因为过分依赖农药和化肥,土地变得板结,蔬菜病虫害越来越多,到村里拉菜的车也越来越少。

在经历市场阵痛后,山区农民明白了:必须改良现有的种植方式。

2007年,新华村12户菜农自发成立了烂坝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一年,通过合作社的牵线搭桥,香港的季兵先生来到村里传授生态种植技术,菜农的观念就此开始转变。

几年来,合作社大力宣传种植生态蔬菜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典型引路,引导菜农发展生态种植。

去年初,合作社指导村民增加蔬菜种植品种,降低价格波动风险。“过去,和爱乡只种莲花白和棒菜,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个蔬菜品种。”

程元宝说,现在,烂坝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已经发展到157户,蔬菜种植面积达900多亩,三分之二是生态菜。合作社每个星期都有专职监测员对种植区蔬菜进行检测,合格的才能采摘上市销售。

“海椒水、黄油板杀虫;套种、轮种减少病虫害;杂草、烂菜叶堆在一起,与猪粪、马粪一起捂,经过发酵就是很好的肥料……”说起生态种植,当地菜农滔滔不绝。

如今,生态理念在村子里生根发芽,烂坝蔬菜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每天有二三十辆货车来村里拉菜。”

烂坝蔬菜重新走俏,又让山区的农民明白:纯天然的原生态食品,其实是城里人最看重的,也是市场上走俏的。

“下一步,我们还将升级,走有机农业之路。”和爱乡党委书记谢刚说。

市场化的观念不停地敲打着山区的农民。

种植生态了,可卖农产品难,似乎是个永恒的难题。种多了,价格跌了,农民贱卖;种少了,市场有需求,价格又涨了。市场经济里的涨涨跌跌,让农民经常摸不着头脑。

“如何做好产销一体?”

“推广中小型薄膜棚栽植,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形成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出精品,出特色;实行产品配送,培育一批营销经纪人和种植大户。”谢刚说,到2015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将达2000亩,产量4000吨,产值4000万元。

直销,成为烂坝蔬菜拓展渠道的关键一环。当日5点多,程元兴就开着长安双排座汽车,把100多份包装好的蔬菜直接送到炳草岗片区的消费者家门口。

“除去开支,合作社能赚100多块钱。”程元兴说,“过去,菜贩子到地里收购,1斤白菜只能卖到几毛钱,现在由合作社向菜农收购,再直销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菜农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实惠。”

程元宝家三分之二的蔬菜都由合作社采购,一年下来,可以增收1万多元。

如今,烂坝蔬菜已有忠实“蔬粉”140多户。每周一和周四,他们都会到约定的地点取菜。

“未来五年,农民收入要翻番,需要大胆创新,科学种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主动跑市场,做好渠道建设,让好的产品卖出好的价钱,大家腰包鼓了,生活就会幸福。”

和爱人种菜,正在摸索其中丰富的道理。

●记者观察

以全局的视野

续写“春天的故事”

□本报记者 潘芝

2005年,攀枝花新农村建设大幕拉开。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成为前行的方向与目标。

过去的六年,攀枝花的农村一直在奔跑。日益富裕繁荣的农村,不仅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也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自2009年底开始,为期三年的新村建设成为时下的重点。两年来,全市新农村示范村、示范片的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10.2%。农业依托芒果、石榴、枇杷等特色产业增加收入。

全市现有的8家省级龙头企业、55家市级龙头企业,分布在示范片;现有的18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部分布在示范村或示范片;4.8万亩设施农业,95%以上分布在示范村、示范片。

示范片、示范村数量不断增多,效益不断显现。米易县的湾丘——垭口片区和盐边县的红格片区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如今,在攀枝花,城乡一体化的水平逐渐提升。令人刮目相看的,除了农民的荷包鼓起来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农民的生活方式,抑或是人文形态、价值理念、思维方式,都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发生着质的转变,上演着一部城与乡的“无间道”。

站在“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取样攀枝花农村的若干剖面,那日新月异的田园风景令人惊叹。

当下,“全域、全面、全程”成为新村建设的新要求。

在全市53万农村人口、59万亩耕地的现实条件下,在城郊地区、河谷山区与二半山区、偏远山区等基础条件差距较大的自然条件下,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背景下,在各级各部门尚未形成新村建设合力的机制体制下,如何建设新村,正如那片广褒山区上的蔚蓝天空,需要站得高,看得宽,看得远;需要谋今天,更谋明天。

一位长期关注攀枝花新村建设的农民曾这样发问:高效农业否能在这片田野里生根开花?农民能否破除“被”上楼的尴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均等化?最根本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能否安逸舒适地生活?

这些恰好是我们的追问。但无论如何,猛开的攀枝花,正向着未来猛踩“油门”;“春天的故事”,续写在即。

新闻推荐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攀枝花九附二医院举办年度优秀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攀枝花九附二医院举办2011年度“优秀员工、优秀集体”表彰暨2012年迎春团拜会。此次表彰会是九附二医院从改制以来的第一次表彰会,旨在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