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梦 □本报记者 江潇

攀枝花日报 2011-12-03 13:23 大字

3个年级、3位老师、81名彝族学生,这是米易县撒莲镇金花村断梁子小学的全部“阵容”。

这所位于海拔1800米的小学,承担着金花村、摩挲村、海塔村村民子女上学的重任。

11月30日早上8点半,海来克布拿着语文课本去五年级上课。孩子们透过窗户看到老师从对面的宿舍走来时,全部起立。在老师推开教室门的一瞬间,齐声喊:“老师好!”

就是每天早晨的这声问候,给了海来克布莫大的鼓励。

海来克布,彝语寓意为“热爱生活,传播美好”。这个彝族小伙,家乡在凉山州越西县南箐乡,2007年从西昌学院毕业后,适逢米易县公开招聘“汉语、英语、彝语”教师,就这样,海来克布走上了断梁子小学的三尺讲台。

回忆当初的情况,困难比预想的要大的多。“很多孩子大都不通汉语,由于没有语言基础,所教的知识很难让孩子们及时消化吸收。”海来克布说。

额其石伍就是其中一位不懂汉语的学生。

课上教的内容,海来克布课下会一句彝语一句汉语地教额其石伍。孩子在做作业,他又手把手地一笔一划教她写。“要细心地教,直到她能听懂为止。”海来克布说。

有一天,额其石伍的亲戚送来了一袋椪柑。额其石伍专门挑选了一个最大、最红的椪柑留给老师。第二天课间时,额其石伍把椪柑塞到了老师的手里。

“乖,自己留着吃。”海来克布把椪柑塞了回去。

额其石伍用她稚嫩的小手再次把椪柑放到老师手中,跑出了教室。那一刻,孩子的质朴让海来克布感动了。

海来克布在电话里告诉家人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他要在这些彝族孩子的心里种下一个走出大山的梦。要让孩子们通过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开启崭新的人生。

“孩子们早上8点半上课,上完六节课后,下午1点半放学,一天只吃两顿饭。在海拔较高的大山里只能种些土豆、玉米,有的学生家里几乎一天吃的都是土豆面,有的孩子上学单边就要走2个小时,冬天还穿的手工布鞋。”每当提起这里的孩子,海来克布的眼神就变得凝重,语速也变慢许多。

教室的对面是海来克布的寝室。记者环顾室内,一桌、一床、一柜是海来克布的全部家当,桌上书籍、作业本、笔墨摆得整整齐齐,墙角处放着一把吉他。

夜深人静的时候,海来克布会想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还有相恋了几年的女友。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他一边拨动琴弦,一边跟着音乐哼唱。看到这一幕,记者端着相机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新闻推荐

米易地税攀莲所创新学习方式提高职工素质

本报讯(高星黄付群报道)今年,米易县地税局攀莲税务所率先在全局开展了每月学习日制度,多渠道加强职工学习,促进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该所结合县地税局工会活动日制度,将读书活动与工会活动巧妙结合,拟定了...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