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努力开创攀枝花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纪念第40个世界环境日

攀枝花日报 2011-06-05 19:17 大字

前 言

6月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今年“6·5”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追求。

环保部确定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在呼应世界主题保护森林和呵护绿色家园的同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

今年是攀枝花市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全面推进之年,以构建生态经济、自然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建设能力保障“六大体系”,全面实现攀枝花“科学发展、生态经济、优美环境、和谐人居”目标,正与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思想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科学决策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执政理念。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宣传纪念第40个世界环境日,旨在号召全市上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认真践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为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确保实现“四个翻番”宏伟目标,推动攀枝花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走过艰辛坎坷、壮怀激烈的“十一五”,进入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难而上、趁势而为,向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川滇区域性中心百万人口特大城市阔步前进。

踏平坎坷成大道

创模目标成功实现,总量减排圆满完成,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过去5年,是攀枝花市环保工作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工作紧紧围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严格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为主线,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主要污染物大幅度削减,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企业环境行为全面规范,扭转了环保工作被动局面,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推进攀枝花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量减排成效明显

5年来,全市共投入60多亿元实施以大代小、以新代旧、污染治理及相关项目建设,完成了攀钢烧结机、发电厂和球团厂烟气脱硫工程等5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清香坪、大渡口等6个污水处理厂,淘汰关停了攀钢5台烧结机等100多个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规划、污染比较严重的项目。截至2010年底,共实施完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54个、新增削减量约5.5万吨,实施完成COD减排项目27个、新增削减量3000多吨,各项指标均在“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被评为2010年全省总量减排工作一等奖。

——企业行为有效规范

5年来,全市环保系统积极开展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了重点案件后督查、涉重金属污染排查与整治、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钢铁行业核查、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危险化学品及环境风险检查、畜禽养殖专项执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建设项目环境执法监管、总量减排项目监管、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监管等重点工作,着力在“科技化监管、制度化管理、社会化监督”三个方面求突破,始终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企业环境行为有效规范,企业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环境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遏制,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5年来,全市共出动监察人员近20000人次,检查企业12000余家次,立案查处219件,处罚金849万元。

——项目管理全面强化

5年来,全市环保系统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首先,在“好”字上下功夫,强化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严把“试生产”审核和环保竣工验收关,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其次,在“快”字上求实效,积极实施项目代办员制度和建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服务工作体系,坚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加强指导,开通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程序,促进项目快速合法建设。5年共协助国家环保部审批项目5个、总投资463.97亿元,协助省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117个、总投资284.41亿元,市级审批项目499个、总投资130.51亿元,县(区)审批项目1828个、总投资106.49亿元;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源头污染防控得到加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5年来,通过开展创建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持续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快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加强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监督管理,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25天,优良率达89%,比2005年的53%提高了36个百分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噪声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0%以上,无危险废物排放;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三名,2010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一等奖。

生态建设攀高峰

攀枝花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十一五”铸就辉煌成就。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二五”开局之初,攀枝花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十二五”时期是攀枝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市拓展与品位提升的加速期、重大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和区域竞争优势地位确立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全市环保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紧扣“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科学把握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抓认识与抓落实并重,坚持抓服务与抓监管并重,坚持抓防范与抓管控并重,坚持抓投入与抓基础并重,切实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干线、大舞台,积极推动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提供环境支撑,为全面实现“四个翻番”提供环境保障。

——坚持环保工作的方向与科学发展的主题相合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就是要切实解决当前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发展不科学的根本问题。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未来5年,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环保工作的方向与科学发展的主题相合,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环境优先”的理念,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科学把握两者之间的“度”,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切实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收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和实现双赢,推进科学发展。

——坚持环保工作的重心与结构调整的主线相融

推进环境保护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5年,必须坚持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坚持环保工作的重心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相融,围绕“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和“6+2”产业发展方向,更加主动有效参与宏观调控,通过大力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充分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作用,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坚持环保工作的目标与以人为本的宗旨相符

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未来5年,必须牢固树立环保是重大民生的理念,坚持环保工作目标与“环保为民”的宗旨相符,把营造人民满意的生活环境作为确定环保各项任务的终极目标,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富民惠民的实际举措来抓,把环保民生工程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具体要求来抓,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改善民生的有效措施和保障。

——坚持环保工作的举措与加快发展的基调相适

服务加快发展、推进加快发展,既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未来5年,环保部门作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主干线、大舞台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把促进加快发展作为环境保护的根本任务,坚持环保工作的举措与加快发展的基调相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发展、保障发展的能力,持续开展总量减排,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加快发展腾出环境容量、拓展发展空间。

努力开创新辉煌

“十二五”规划描绘出攀枝花倍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环保工作将围绕市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再创新辉煌,为实现“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开门红”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推进总量减排腾出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约束性指标,国家已经明确了主要污染物由原来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并将农村减排纳入考核范围,减排任务十分艰巨。要积极推进污染减排从以治理为重点向以管理为重点转变,以推进限期治理项目和强制性清洁生产为载体,以推进环保设施作用发挥和效率提升为保障,以焦化、火电、钢铁、钒制品、钛白粉等行业为重点,以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切实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确保环保设施作用发挥、效率提升,持续提高企业污染物稳定排放达标率,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污总量。今年要按期完成7家省级限期治理项目、30家市级限期治理项目和14家市级挂牌督办项目,确保实现2011年减排目标,为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生态城市打造环境质量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自下而上、逐年落实”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紧扣生态市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能力支撑体系“六大体系”。今年要确保米易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盐边县通过省级生态县技术核查,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连片整治,推动生态细胞建设,建成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0个,生态小区2个。同时主动融入全市发展战略决策中去,积极参与新区建设规划的研究制定,深入研究新区建设本身及与周边各功能区相互之间的环境影响,积极开展新区建设规划环评,为打造区域性中心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营造环境质量。

——加强监管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环境执法监管是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要针对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不高、企业应急准备不充分、环境安全隐患整治不到位、环评法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强化执法监管,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查处力度,有效规范企业环境行为。一是着力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污染全防全控体系,实现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全天候监控、全方位监管,提高环境管理科技化水平。二是着力加强环境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在继续推行义务监督员、有奖举报、信用体系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行为审计制度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监管制度化管理水平。三是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夜查、突查、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推动总量减排执法监察、企业应急管理检查、饮用水安全保障、建设项目专项检查、重点热点环境问题后督察、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开展,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断规范企业环境行为,有效解决涉及民生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完善项目服务提供环境支撑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区域性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和保护好环境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为攀枝花“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一是加快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标准体系、项目建设过程监管体系、建设项目服务指导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化,提升项目建设源头把关能力。二是充分运用战略环评成果,以制度和机制推动战略环评的全面贯彻落实;强化区域环评和专业规划环评实施,逐步消除布局性、结构性污染;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引导企业向工艺水平高、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发展,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三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专项执法行动,严格查处未批先建、批小建大、超期试生产现象。四是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项目准入标准,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环境容量控制目标、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五是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提前介入,主动作为,确保国家、省审批项目及时到位,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保障水平

随着“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的纵深推进,攀枝花市资源开发的强度和力度不断加大,工业项目不断增多,专业门类和污染因子不断增加,污染防控技术难度加大,给环保项目审批、污染控制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要加快构建符合环保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机构、编制、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环保技术支撑和指导能力,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应急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健全环境风险源档案,完善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不断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以建设攀西环境监测中心为契机,以建设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为载体,加快市、县(区)环境监测站建设,整体提升有机物、重金属、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等监测能力。同时在强化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针对攀枝花市污染特点,集中力量开展针对性、基础性的研究,不断提高攀枝花市环境科研能力。

新闻推荐

履行职能助力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

本报讯(杨英报道)今年以来,米易县政协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抓好提案督办,为米易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提供助力支持。该县政协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