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务实之言 献有识之策 ——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工作综述
□黄龙 本报记者 刘蔼岚
从“横板房改造工程”到反映贫困民区基础教育滑坡问题促使攀枝花市提前推行基础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情况调查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调查,从民族地区“三无”车辆问题到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及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情况调查……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自1993年4月由原来的联谊工作委员会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合并以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引导民族宗教界委员,为推动攀枝花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献计出力。
关注重点建言献策
2003年,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在《关于攀枝花市民族乡镇贫困群众居住条件的调查报告》中提出“改造横板房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采纳。2004年3月,全市民族地区的横板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对分布在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36个民族乡镇的3092户横板房进行改造,总投资2684.38万元。横板房改造工程期间,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3次组织委员对横板房改造工程情况进行跟踪视察,察看、走访了12个乡镇的130余户横板房改造农户,并针对横板房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5条建议。2006年5月,横板房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少数民族群众告别横板房,住进新家园的愿望终于实现。
2007年,针对攀枝花市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机动车辆无牌照、无驾驶证、无保险情况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进行专题调查,提出了改进攀枝花市农村机动车管理的相关建议并得到市政府采纳,由市车管所组织5个工作组,深入到全市三区两县44个乡镇,提供上门办牌办证服务,此举为农民群众减负2000多万元。
多年来,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围绕全市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宗教活动现状以及在对外交往和联谊工作的重大问题,以专题调研、参观考察、大型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建言献策,开展了专题调查、视察活动共计51次,提出意见建议290余条,有些意见建议先后引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已在事后出台的政策中得到体现。
2010年5月底至6月初,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盐边、米易部分边远民族村,就攀枝花市民族地区村级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切实加强攀枝花市民族地区村级组织建设,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的调研报告。副市长郑学炳在报告中批示:请市民政局、市民宗委及市农口相关部门认真吸取借鉴,根据各自的职责抓好相关落实和推动工作,促进民族地区村级组织建设工作。
据统计,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成立以来,提交提案350余件,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积极建言献策。这些提案围绕攀枝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反映了民族、宗教、环境、民生等各领域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强联谊当好桥梁
政协委员是专委会工作的主体,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坚持从委员中来、到委员中去,使调研活动更加贴近委员的想法,调研成果最大程度地体现委员意志。同时,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对口协商工作和联谊活动,加强与市级对口部门和省政协对口专委会的联系,推动工作开展。2009年,与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农机局、中财保险公司攀枝花分公司联合召开了推进农村机动车辆“三无”治理工作的对口协商座谈会,促进了攀枝花市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机动车辆的保险、监管等工作。
近年来,市政协联谊民族宗教委员会积极配合,协助省政协有关专委会在攀的调研活动。2010年8月,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特邀成员30人,在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的带领下就攀枝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加快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建立钒钛国际研究中心,打造世界钒钛学术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园区标准;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工作建议。同时提请省委、省政府协调云南省尽快建设丽攀高速公路丽江段;尽快实施攀枝花——宜宾沿江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支持攀枝花出川省道建设等意见建议,并以省政协办公厅文件形成了《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赴攀枝花视察的报告》,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
通过牵头组织召开由各区(县)政协专委会、统战部门、民宗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全市民族宗教系统专题研讨和联谊会,研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力量的整合,为促进全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莉特约通讯员王丽梅)“远程教育越来越重要,借助它学习科学种养技术,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日前,米易县新山乡高隆、新山村几个薄皮核桃种植大户一边浏览远程教育网上的“薄皮核桃种植”...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