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尤其是全市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始
新世纪尤其是全市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人才观,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建设、政策创新、队伍建设、关爱激励和工作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区域人才高地雏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党管人才和齐抓共管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新格局
探索建立一体化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2003年,市委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与人才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作为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通过召开联席会、领导小组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等加强对全市重大人才工作的集体研究和领导决策,发挥宏观指导与统筹协调作用。逐步健全人才工作管理考核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与区(县)、市委派出党委、党工委签订目标责任书,有效加强了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探索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全市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单位)成立了相应的人才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负责人才工作,建立实施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部分重点骨干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也建立了人才工作体系,推进人才工作向下延伸,有效健全了人才工作网络。
推动形成“人才工作大家做”的齐抓共管新格局。注重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推动人才工作从“一家做”转向“大家做”。把发改、人社、卫生等部门作为成员,合力推进基础研究,编制《攀枝花市2003—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攀枝花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和《攀枝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培养机制,将科技、经信等市级部门作为“钒钛之光”等重大人才工程实施责任单位。科技、人社、科协等单位,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和国外智力服务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在重大人才政策等制定中,充分发挥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作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等,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人才工作、参与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二、坚持围绕中心与适度超前相结合,构建创新创造的政策体系
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创新突破口。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适时深入基层一线对“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情况以及工业、农业、社工等人才队伍建设作专题调研。组织部分人才工作者赴内蒙古自治区学习考察,形成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优势产业人才开发的考察报告》,提出了攀枝花市优势产业人才开发的对策建议。2008年,启动“攀枝花钒钛产业人才开发”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半,摸清了全市钒钛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对未来10年钒钛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进行了科学预测。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程度,找准了创新人才政策的突破口。
坚持适度超前,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政策体系。2003年,结合“富民升位”跨越式发展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暂行规定》和26个配套文件。2008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重点,出台了《关于围绕“四个倾力打造”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细化形成了《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攀枝花市人才奖评选奖励办法》、《攀枝花市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13个配套政策。一系列符合市情、鼓励人才创新、支持人才创业的人才文件的出台,逐步形成了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增强了人才工作驱动力。
三、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区域人才高地初现雏形
立足战略资源开发,大力推进钒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大力实施“钒钛之光”人才工程。启动院士后备人才、创新团队、优秀企业家、工程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5个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在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遴选出4名钒钛领军人才作为首批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开展6个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引项目与引人才相结合,率先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柔性引进5位院士、2个创新团队,引进专家13人次提供咨询服务。鼓励、支持攀枝花钒钛研究院、攀枝花学院等单位高标准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新建15个国家、省、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机构和4家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加快了钒钛产业人才培养步伐。采用订单式培养、走出去引才等方式,每年吸引600多名专业人才。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每年市财政至少投入50万元用于院士后备人才培养,每个团队投入10万元用于创新团队建设;资助对钒钛企业以项目合作形式引进市外智力开展共性技术、瓶颈技术研发的,补助50万元—100万元的经费。目前,全市钒钛产业人才已达6700多人,钒钛领域的科技研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以攀钢为龙头、兴辰钒钛等7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的钒钛产业集群,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10月13日,市委书记赵爱明同志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立足战略资源开发集聚特色人才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的经验交流发言,受到广泛好评。
着眼创新创造,努力推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和重点,探索建立了“走出去请才”的灵活引才长效机制,7年来,共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450余名,急需紧缺专业本科生300余名,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研发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加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专家队伍建设,2003年以来,共推荐选拔国家级专家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专家285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72项,来攀服务的外国专家79人,争取到国家和省外专局资助经费181.4万元;承担导师任务的各类别专家170人;在农业、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等领域共建立专家示范基地18个;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实行了首席(主任、主管)专家、技师制,逐步形成了合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二是稳步推进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探索在专业技术人才中遴选市级及以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家,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直接对口联系的基础上,2007年建立起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正式启动了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遴选工作,联系对象覆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评选一次。通过慰问、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市委对高层次人才的沟通联系,着重围绕发挥他们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在推进科研、管理、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建言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首批遴选了36名高层次人才。2010年,开展了第二批推荐遴选工作,新确定了40名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各区(县)也启动了区(县)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构建了引导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依托特色农业,创造性开展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围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着眼于早市蔬菜、亚热带水果、优质烤烟等优势产业,大力培养特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开展富有攀枝花特色的“人才进村行动”,实施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专家示范基地培养带动、农民田间学校(FFS)培训、农村技能型劳动力培训和农村信息网络支撑等6个子计划,建成1个省级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22个市级示范村,形成了城市人才支持农村、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创新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方式,编印了14000本《攀枝花新农村建设“人才进村行动”专家服务联系手册》,面向市级人才开发示范村逐户发放,并逐步向其他行政村推广应用,进一步拓宽专家与农民直接联系的渠道。2009年,“人才进村行动”成为攀枝花市入选中组部全国人才工作联系点的创新项目之一。在全市各乡镇逐步建起以“农业科技110”和“乡村通工程”等为主的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平台,构筑三级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创立新农学校,形成了“科研院所+新农学校+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农村科学技术推广新模式,共办培训班近400期,培养种养殖技术带头人600余名。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积极为农民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仁和区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培养集聚实用人才优势,在全市率先建起“人才超市”,设有5个“人才超市”服务点。一系列举措,有力促使一大批石榴、桂圆等特色水果和蔬菜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迅速成长起来,促进了攀枝花市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攀枝花市掌握应用“早春枇杷控时成熟技术”和优质晚熟芒果培育技术,成为国内唯一能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优质早熟枇杷的产区,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的晚熟优质芒果产业带,“攀枝花芒果”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加强载体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整体开发。一是加强培养载体创新。围绕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争创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创造一流人才环境;争当优秀人才,创造一流业绩”为载体的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命名了30个市级人才开发示范单位、300名市级优秀人才示范岗。启动了9个市级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探索建立跨区域地校、企校、院校合作机制,坚持“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市政府与昆明理工大学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建立起联合共建产学研联合载体、联合办学培养人才机制;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达成选派科技副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协议。各区(县)也不断拓宽渠道,东区、西区、米易县等先后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培养人才关系。攀钢与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了100余名工程硕士生。二是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逐步建立完善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培训、软件开发、攀西人才市场专版、攀西人才网六大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选人到人才市场、求职到人才市场”的局面。攀西人才市场是四川省首家省级区域性人才市场,是省级4R级人才市场,仅2010年就举办招聘会近90场,提供岗位近7000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5万余人。攀西人才网日均浏览量达4万人次以上,已成为攀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人才网站。三是加快搭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创设了“攀枝花人才论坛”、“攀枝花科技论坛”、企业发展论坛等,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畅通了渠道。“攀枝花人才论坛”旨在凝聚人才,为政府、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借脑引智,为促进攀枝花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围绕“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主题已举办四届人才论坛,是攀枝花市人才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有效促进了政府、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之间的研讨交流,形成了一大批宝贵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2009年“攀枝花人才论坛”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人才工作创新奖。
四、坚持强化激励和真情关爱相结合,构建攀枝花特色荣誉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探索构建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综合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引领推动发展的内动力。在开展“攀枝花创新人才奖”、“攀枝花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评选活动的基础上,2009年,对原有奖项进行整合,创设了集人才开发奖、创新人才奖、有突出贡献企业家奖、十佳技术能手和农村优秀人才奖“五位一体”的“攀枝花市人才奖”,每2年评选一次,单项奖励金额最高达10万元。2010年首届“攀枝花市人才奖”表彰了38个单位和人才,奖金总额达119万元。注重关爱,不断提高人才归属感。完善了干部知识分子健康体检制度,每年组织各类人才健康体检,定期组织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和市级及以上专家外出疗养。通过迎春茶话会、走访慰问等形式,了解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人才解决困难,积极为人才提供周到、全面、细致的优质服务。为适应新时期人才新期盼,2010年启动攀枝花人才公寓建设,首批修建260套,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让优秀人才安居乐业。各区(县)、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也积极通过表彰、座谈、慰问等形式,加强对人才的关爱激励。西区开展了“人才服务月”活动,以“五个一”为载体,倾情服务人才,深受各类人才的广泛好评;攀钢仅2009年对科技人员奖励就达480万元;米易投入650万元修建引进高端人才住宅楼,制定了高于市级标准50%的骨干教师津贴制度激励人才;四川盐业总公司攀枝花分公司等四家企业建立起企业年金制度。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起了吸引、稳定、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具有攀枝花特色的荣誉体系,有效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五、坚持提升认识和宣传典型相结合,广泛营造“四个尊重”良好氛围
在积极发挥宣传月、座谈、党政网等宣传报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拓宽渠道,通过报刊、杂志、举行新闻发布会、在电台进行“人才工作在线问答”等形式,及时宣传人才工作重大活动和政策,有效提高了社会对人才工作的知晓度,提升了人才工作影响力,广泛营造“四个尊重”良好氛围。2004年创办《攀枝花人才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全市人才工作亮点,已刊发68期。2008年,在《攀枝花日报》创设“人才天地”专栏,每月一期半版,重点对攀枝花人才政策、优秀人才典型、人才开发实践等进行宣传,已刊20期,刊载稿件60篇,约10万字。积极向省级刊物投稿,《打造区域人才新高地,培育科学发展新动力》一文在《四川组工通讯》刊发;在《人力资源报》“天府英才”专刊登载了题为“吐放醉人芬芳、放飞绚丽希望、扮靓钒钛之都——攀枝花奏响人才工作和谐曲”的人才工作系列文章;在《现代人才》登载了题为《实施“人才进村行动”计划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章。
“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攀枝花市人才事业新局面。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已由2003年初的11.27万人,增长到现在的20.8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接近人才总量的一半,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达2500人。其中: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的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0人,3名高层次人才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7人。攀枝花市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26%,同比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人才贡献率达29.1%,同比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广军报道)从2月1日起至2月28日,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全市农村开展“喜迎建党90周年,欢庆兔年新春”主题影片放映活动。据了解,放映活动地点为全市352个行政村,将在东区、西区分别放映12场,仁...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