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海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攀
□本报记者 曹海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攀枝花教育系统以坚强有力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
2010年,市教育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围绕科学发展、恢复重建、打造川滇区域教育中心这条主线,突出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六大重点,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长足进步
2010年,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教育系统143个党组织5230名党员中轰轰烈烈展开。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分析“十二五”期间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编制了《攀枝花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初稿),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一年来,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开展了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活动,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以及清理工作,加强行政调解工作,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和青少年“法律在我身边”法制作文和法制漫画大赛活动,开展了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和复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和加强了学校校务公开工作。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中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修改和完善了督导评估体系和办法,完成了《攀枝花市中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研究方案》,指导盐边县三所学校开展了发展性教育督导试点工作。完成了督导团团长的调整和第三届市政府督学的换届聘任工作以及攀枝花市政府教育督导团教育督导评估专业委员会组建工作。顺利完成了对县(区)政府和市直属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围绕落实“三个优先”、“三个增长”、规范办学行为、贯彻落实市委2008年9号文件、灾后重建和校安工程、教育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进行了督导评估。指导西区、米易县政府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检查,并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加强对仁和区、盐边县2011年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迎检指导和培训工作。全面启动了“两基”迎国检工作。
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力度。调整了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宣传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和教育网络信息报送工作制度,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教育宣传联络员培训班。全年《攀枝花电视台·攀枝花教育》栏目共播出51期,开辟并刊登了《攀枝花日报·教育专版》16期,攀枝花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布教育动态417条,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教育动态81条,报送政务信息1850条,编印《攀枝花教育》18期,为攀枝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2010年,攀枝花市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的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认真贯彻落实藏区 “9+3” 学生免费职业教育各项规定,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推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扎实推进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生机和活力。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全面启动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组织参加四川省教育厅征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活动,继续做好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坚持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升学考试制度,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定向切块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由2009年的35%提高到了50%,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圆满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制定了岗位设置方案,全面推行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春节前兑现了2009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
增加投入 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10年,攀枝花市以中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校安工程为契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促进各项教育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去年底,全市中小学校校舍恢复重建新建项目195个,已立项193个,已开工191个,开工建筑面积253589平方米,开工项目总投资44903万元。维修加固立项79个,建筑面积124335平方米,总投资5754.7万元,现已全部完工。设备设施采购项目15个,总投资1573.84万元,现已全部完成。
去年,攀枝花市校安工程规划改造142所学校校舍390个项目,已开工106个项目,完工70个项目,完成投资16892.3万元。中央、省专项投资校安工程项目总投资4697万元,15所学校35个单体项目中完工项目29个。
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与管理。认真抓好民族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农村中小学“两饮”达标改造、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等工作,推动改造薄弱学校。及时调整并实施了县(区)“十一五”中小学布局规划,基本实现了全市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一人一床的目标。加强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东区炳三区、西区清香坪、仁和区五十一阳光家园等新建小区的学校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努力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投入经费2982.67万元,按新标准装备中小学校34所,装备微机800台,建成网络教室9间,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1所,市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2所。
促进均衡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010年,攀枝花市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市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99%,比“十一五”目标高出14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为92.2%,比“十一五”末提高18.23个百分点,比“十一五”目标高出17.2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推进。以代市政府起草《关于市人大常委会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为契机,推动了主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以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以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为突破口,消除了中小学校学生60人以上的大班。以开展市级“示范小学”、“示范初中”创建工作为载体,推进了素质教育。
两类高中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促进普通高中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95.1%,比“十五”末提高了10.3个百分点,高出“十一五”目标15.1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职教攻坚。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招生任务,招生职普比达到4.9:5.1。在校学生职普比达到4.5:5.5,基本实现了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数、在校生人数大体相当的目标。
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有新的提高。2010年全市随班就读学生和适龄残疾儿童在校生742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4.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出“十一五”目标15.1个百分点。
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土木结构村小校舍改造、民族十年行动计划师资培训、特岗教师计划等工程的实施,使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设备设施和师资水平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2010年攀枝花学院招生4327人,在校生达14525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1914人,在校生达6002人。充分发挥攀枝花电大在成人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终身教育平台。2010年成人高校共招生3976人,成人高校在校生达9764人。组织了4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共有8644人次报名,报考16384科次。组织了国家英语等级考试等非学历考试19069人次。完成了各类初、高级职业培训43000人,配合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等各类培训110000人次。
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开展了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和年度审查工作。审批成立了市华森职业学校,停办了四川省舞蹈学校攀枝花分校、攀枝花市立智计算机学校、攀枝花市文化馆培训学校。加大了对民办学校的指导管理力度。
育人为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攀枝花市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市中小学校结合各种节庆日、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了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全市普通类本科上线2148人,比上年增加356人,增长19.87个百分点,上线率达33.02%,比上年增加3.43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以上,高职高考上线率达61.8%,比上年增长7.39个百分点。
加强体育、卫生、艺术课程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开课率。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0年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施行面达98%,达标率达到93.7%,全市有88所乡中心校以上学校测试数据直接上报国家教育部,上报率达到70.4%。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两操评比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改进中考体考办法,加大分值比例,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及格率达到96.3%。组织开展市级篮球、足球、游泳、武术、排球、乒乓球等各项学校体育竞赛。在第十一届省运会上,攀枝花市448名学生运动员共获得35金31银27铜;6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省民族运动会上获得2金1银1铜;省第七届残运会上16名残运健儿斩获7金10银7铜;市三中残疾人运动员商俊峰代表中国参加广州2010亚残运会比赛,获得1金2银,学生体育竞技水平逐步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在全市第三十一届中小学生暨中专学生田径运动会上14人次刷新13项大会纪录。
深入开展省、市艺术特色教育学校创评活动,努力挖掘攀枝花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特色,加大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攀枝花赛区决赛工作。成功举办攀枝花市“钢城放歌”首届中小学生合唱节暨艺术教育成果展活动和艺体教育展示活动暨《里泼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成果推广活动,促进艺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才强教 保障教育长远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2010年,攀枝花市积极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在巩固“2009师德师风建设年”成效的基础上,健全师德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加强教师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
积极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做好骨干教师培养管理,进一步畅通吸引稳定优秀教师“绿色通道”,实行到高校公开招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进人机制,全市教育系统共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41名,招聘大学生388名(其中直属学校57名)。着力推进教师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周转房建设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认真解决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就业和待遇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推进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工作,共选派119名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干部交流任用力度,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2010年,攀枝花市共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5541余人次,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88%、99.43%、97.80%,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1.22、1.09、6.67个百分点。去年攀枝花市创新优秀教师评选办法,促进了评选的公正、公平,同时加大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宣传报道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育惠民 同享一片蓝天
2010年,攀枝花市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认真做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作:2010年全市免除学杂费受助学生147880人,补助公用经费3386.63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及作业本受助学生94103人;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受助学生21462人,补助生活费1379万元;市、县(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32.03万元,为受助范围内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每周两次、每次2.5元的免费肉食。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年级学生8841人。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45人。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为426名大学生发放贷款2304.89万元。
认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2010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学生19014人,比上年增加122人。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了仁和区总发中学学生宿舍楼和盐边县惠民小学学生食堂等2所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农村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达标工作。完成了17所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并达C级以上标准。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攀枝花市教育工作将认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工作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力构筑区域性教育事业发展高地,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教育发展的良好开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江国虎报道)近日,米易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带着粮油物资,看望慰问了麻陇乡马井村25户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和群众。按照“挂、包、帮”活动和城乡党组织互助工程的有关要求,2010年,米易县农牧局对联...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