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村“牛豆循环”透视 ■ 四川日报记者 张春 本报记者 刘蔼岚
【问题】一个村一年产生1000吨豆藤、5000吨牛粪。
【现象】种豆得牛,养牛得豆。
【透视】牛豆循环,相得益彰。
【启示】产业匹配,良性循环。
6月7日早晨,米易县撒莲镇摩挲村七组的农民周从华从自家的秸秆库房里抱出一捆捆四季豆藤蔓,放进饲料机里,伴随“滋滋”的切割声,豆藤被切成了均匀的牛饲料。“外地还有农民兄弟在烧秸秆?太可惜了嘛!”周从华一边给他喂养的牛添加饲料一边说,“我们村的‘牛豆循环\’农业一年可要让农民赚不少钱。”
此时,一辆满载着玉米秸秆的农用车驶来,驾车人是相邻湾来村的农民曹进银。“冯嫂子,还是老规矩哈!”曹进银一跳下车就大声武气地说,“你们摩挲村的牛‘霸道\’,吃的是‘银杆杆\’,屙的是‘金蛋蛋\’!”周从华的妻子冯单荣向记者解释道,老规矩”就是2车秸秆换1车牛粪有人拿化肥来换,有人直接拿现金买牛粪,想改这个规矩,我没同意。
在摩挲村,看不到焚烧秸秆的浓烟,闻不到牲畜粪便的异味,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庄、绿色的庄稼、肥壮的牲畜,还有农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和自信。
很好变:“消灭”变“消化”,其实就是一字之差
摩挲村盛产优质四季豆,该村四季豆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400多户,种植四季豆达3000亩,年产3000吨。“但一亩四季豆的藤子有300到350公斤,每年村里仅四季豆藤就有1000吨,还不包括稻草和其他秸秆。”村委会主任刘朝国说,“而山区农村秸秆、豆藤只能就地、就近处理,很头痛。”近年来摩挲村四季豆产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田坎上、马路边、房前屋后曾经堆满了难以处理的稻草、秸秆、藤蔓。“难看、难闻、难防火,不得不架起来烧掉。”村民翁兴元说,“浓烟滚滚,大把的票子烧成了灰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太‘莽\’(傻)了。”
“与其消灭,不如消化。”摩挲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反复琢磨和市场考察后,决定发展优质肉牛养殖业,就地消化秸秆、豆藤。该村2008年从外地引进7头西门大耳种牛,翁兴元成为村里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最早的社员之一。如今这个养殖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多户,养殖肉牛2400多头,目前存栏西门大耳肉牛200多头。
“一头2岁的牛每天要吃掉约10公斤秸秆加工的饲料,每年我还必须种一部分甜甘蔗弥补饲料不足。”周从华告诉记者,他种了4亩地,养了8头牛,一年产生的豆藤、稻草等各种秸秆仅够牛吃9个月。“你看到的是8头牛,其实是9头哦。”他神秘地笑笑说,“又有一头小牛就要出生了,圈里已经关不下,我决定卖出三头小牛,收入不会少于8000元。”而刘朝国则笑着说:“城乡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村里也不用为处理豆藤花钱、伤脑筋了。”
不好“算”:赚钱还是“转”钱?赚的不仅是钱
“由于大量使用农家肥,摩挲村的四季豆不仅产量增长快,而且质量好。”驻村收购的北京蔬菜批发商张先生说,“这里产的四季豆品质细嫩,吃起来有淡淡的甜味,在北京特别受欢迎。”2009年,摩挲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4元,四季豆销售收入2200万元功不可没。“村民们都知道,要想种出好四季豆,必须养好牛。”刘朝国说,“一头西门大耳牛可以为农民增收2000至3000元。但是牛粪赚多少钱,没人细算过。”他说,摩挲村一年产生牛粪5000吨,其中2000吨以用于与相邻以种植为主的湾来、禹王宫、坪阳等村社置换秸秆喂牛,前不久10公里以外的新山乡也有傈僳族同胞开着农用车,拉着玉米秸秆来换牛粪。“今年我们村肉牛产值可达500万元,而牛粪置换饲料,成本节省不少于69万元。”
摩挲村“牛豆循环”的经济账确实有点“不好算”:该村668户农民已有90%以上的家庭用上了沼气,一户一年可省燃料支出近800元;牛粪沤沼气后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一亩一年可节省化肥支出约600元。“原先使用化肥变板结的土壤现在‘泡少\’了,四季豆产量、质量、价格旺起涨,这该算好多钱?莫法算。一边是省钱,一边是增收,又咋个算?”周从华提出问题时脸上满是笑意。
摩挲村“牛豆循环”不仅全部消化本村和部分消化相邻村庄的豆藤、秸秆,而且摩挲家庭内“种——养——沼——种”小循环、村内专业合作社“种——养”中循环、与周边村庄“养——种”大循环的方式正在被放大。曹进银悄悄告诉记者:“我们附近的几个村也在学摩挲村发展循环农业,要不了多久我也和冯嫂子一样,等客上门了。”
关键“干”:专业合作搭建平台,产业匹配良性循环
“摩挲村循环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同时建立了适宜于本地条件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建立相互匹配的种植和养殖规模,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刘朝国说,山区农村和平原地区有很大不同,单村种植规模总体有限。长距离运输、集中发展秸秆加工业成本过高,农民会觉得“豆腐盘成肉价钱”。他认为相互匹配的产业进行良性循环,是发展山区循环农业的关键。“事实上我们的肉牛养殖规模大于四季豆种植规模,在相邻村社规模养殖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是合适的,但是一旦形势变了,这就是问题。”他说,摩挲村正致力于提高西门大耳牛在肉牛养殖中的比重,而不是肉牛的养殖数量。“一头普通肉牛的产肉量约100至150公斤,而一头西门大耳牛的产肉量约300至350公斤,每斤价格只比普通肉牛的低1至2元。”他说,“但是普通肉牛可以自然完成交配繁殖,西门大耳牛必须在人工条件下完成交配繁殖。所以农民观念改变、争取更多的科技支持,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新闻推荐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提速增效加快发展 ——市委党校2010年第八期县级干部轮训班学员心得体会摘登
浅谈攀枝花经济转型与城市转身攀枝花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周治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作用,实现攀枝花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已...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