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月牙湾随想录

皖南晨刊 2016-03-21 11:51 大字

133 解构是有底线的 解构即解除、解体、分解,对现有事物的破坏不可能不痛快。且慢!世界在解构之后不可能是一片空无,解构只是一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仍是结构的继续。

如近期呼声最响的“解构”领域:网络流行语“高大上”意即高档次,有时候也有解构的意味,但是其基本义不会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只能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儒家“义利之辩”等的解构,但是不能连根拔掉,尤其对于“中国人”这一点不可否认。

最好理解的是,解构的底线就是解构本身,此即解构的悖论。因而,解构解除了什么,无法对解构自身解构,否则解构就不会成立。

134 文明与文化 在广义上,这是两个相似又略有差别而易于混淆的概念。我认为,文明是一种积聚,文化则是文明的物态化形式或符号解释系统,因此,文明在先,文化在后。何为“积聚”?它是人类的历史构成,具体体现为创造物标志。文化则更多的表现出价值气息,属隐态。由此可知,有“物质文明”一说而无“物质文化”连用。

135 生活与哲学 即个体的不可替代状况与严密的总体之关系。哲学引导生活是“教训”,生活引导哲学是“照亮”。在生活与哲学之间,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丰饶得像一部望不到头的戏剧。没有哲学的生活还是生活,因为哲学是潜在的、无声的,没有生活的哲学却是虚飘的,自涉的。“这些年你过得好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可以是生活的具体,但问题本身至少涉及时间记忆、价值判断等哲学问题,虽说这些问题是隐含的。

136 我总是谨慎地使用“形式”一词,纵使是“生活的形式”,一旦它被说出,就是一束编织和人为加工,远离了原生态和鲜活的状态,或说,形式即原生态的继发现象及现象学赋予。“形式”是不可还原的。“形式”没有回头路,它所开辟的新路,你要一直走下去。这样,“形式”产生了“文化”,或说,它组织世界和文化。

138 郑和于1405-1433年期间七次远航印度洋,扩大了明王朝与海外的朝贡——互市关系。这本是历史事件,但是有人以“网络”加入其中即将其激活,这里的“网络”并非当今流行的计算机技术,而是一种世界相互联系的观点,这一联系加入具体事务便爆发了一场观念革命。其实,海德格尔的“缘在”亦合意于此。

新闻推荐

这是一本许辉和老子单独在一起类型的书老子是许辉的老

这是一本“许辉和《老子》单独在一起”类型的书。《老子》是许辉的《老子》,不是别人的《老子》。别人有别人的《老子》,那也不是许辉的《老子》。譬如胡适有胡适...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月牙湾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