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大众日报 2015-07-15 23:42 大字

□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矫超曲广智

干部需要什么

培训就补充什么

“以前是领导点名去参加培训,可这次是我自己主动报名参加的,因为我们在社区管理服务上遇到了不少新问题。苏州工业园区引进新加坡社区管理经验,在这方面的做法先进,值得我们去学习!”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组织委员牛葵花告诉记者。不久前,她和同事报名参加了城阳区今年第四期处级干部轮训班,和50多名处级干部一起,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进行为期6天的脱产培训,专题调研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能力。

从点名调训到选班报名,城阳区像牛葵花一样的基层干部,对参加培训的态度有了质的转变。

转变源于城阳区去年以来打破常规培训的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差异化培训。这种从问题出发的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帮助不少基层干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城阳区组织部分管负责人表示,和以往的干部培训相比,问题导向式培训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干部需要什么,培训就补充什么——根据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瓶颈,确定每期培训内容和方式,干部们根据需要报名参加学习。

“城阳区正大力推进社区中心建设,但很多新问题让我们处理起来很棘手。例如社区中心和居委会有何不同,如何动员居民参加社区建设,如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牛葵花说,她在实际工作中一直有诸多疑问。

看到今年第四期处级干部轮训正好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内容,既有新加坡和国内的知名教授授课,还去苏州的社区中心实地考察当地的运营管理模式,牛葵花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以前领导点名指派都不想去,现在不用领导安排,自己就主动申请去,因为培训内容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培训送来

解决问题的“真经”

最终,这次培训没让牛葵花和同事们失望,他们取回了“真经”。棘洪滩街道党工委书记梁双说,通过这次培训,基层干部的思路有了很大的开阔: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管理,通过观念植入、政府引导、政策鼓励、教育培训等方式,调动民众参与义工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再以邻里中心为服务站点,由义工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受此启发,棘洪滩街道结合自身情况,引进多家社会组织进驻社区中心,并与“新市民家园”等3家社会组织达成服务项目合作协议。还创造性地推出了“百姓积分卡”,引导居民通过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积累正能量积分,逐渐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片区服务新格局。

问题导向式培训,激发了机关干部们主动参训的积极性。“以前干部培训就像完成任务,点到谁去谁才去,但通过这种问题导向式培训以后,大家都争着去,因为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城阳区组织部分管负责人表示,城阳区干部教育培训正呈现出变革之态。

对此,经常参加培训的牛葵花颇有感触。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她对各种各样的培训已经习以为常,“以前感觉很多培训内容大同小异,多听几遍,好像自己都会讲了。但现在不一样了,每次培训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真能帮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差异化轮训5700名干部

为方便培训成果转化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城阳区将三级干部培训的主题进行了联动和统一,但各级又有各自的偏重点:

对处级干部,采取“思想教育+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轮训,围绕经济新常态、法治、党建等内容开展10期专题研讨班,提升干部思路前瞻和工作谋划能力。同时着眼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举办1期优秀处级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班,采取“高校进修+红色教育+挂职锻炼”模式培养。

对科级干部,采取“网上专题+党校培训”方式进行轮训,设置法治、经济、党务、社会治理、城镇化等6个专题,提高科级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推动改革发展能力。同时,举办优秀正科级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班,采取“网上学习+党性锻炼+高校培训”模式培养。

对社区干部,采取“实务培训+研讨交流”方式进行轮训,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基层民主、资财管理、廉洁自律等内容,增强社区干部民主议事、依法办事、按章理事能力。

城阳区组织部分管负责人表示,城阳区今年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以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为主题,开始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计划利用1年时间,将600名处级干部、3900名科级干部和1200名社区干部全部轮训一遍。

新闻推荐

台湾知名歌手潘安邦病逝 曾以《外婆的澎湖湾》成名

曾以《外婆的澎湖湾》成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