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质灾害防治:任重道远
■记者胡丽霞/文孙镇/图
虽然,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但8月11日至12日的强降雨引发的暴洪灾害仍然让人们心有余悸。这次暴洪灾害不仅给天水市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也让地质灾害这一问题再次凸显在人们面前。据统计,这次降雨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7处,其中滑坡5处,地裂缝12处,崩塌3处,泥石流12处,对722户,3104人,1个清真寺构成安全威胁,压伤1人,造成经济损失大约4537万元。
那么,天水还有多少类似的地质灾害在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天水市已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治理当中存在哪些困难?防治地质灾害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近日,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地质专家。
天水地质灾害现状:
隐患重重形势严峻
暴洪引发地质灾害6村庄被迫搬迁
人们常用“天崩地裂”来形容处境的险峻,但很少有人亲历过这样的场面,然而就在8月11日至12日的强降雨引发的暴洪灾害中,天水市局部地区的居民切身感受到了面对这种灾难时的恐惧。暴洪过处,成片农作物被洪水吞噬,大片房屋倒塌,众多道路桥涵损毁。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中,少数乡镇地面裂开几百米甚至几公里长的裂缝,裂缝的宽度足以让一头牛深陷其中……
8月11日晚六时许,秦州区天水镇陈家湾村因强降雨引发地裂缝灾害,截至13日晚,裂缝长约1000余米,最宽处约2.5米;同日,秦州区娘娘坝镇沟门村望天组一带也发生地裂缝灾害,裂缝长180米,最宽处1.2米,威胁到16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损失300万元。
8月11日,张家川县龙山镇马黑曼村发生地裂缝,裂缝长达1000多米,高差20多米,威胁42户村民的安全,经济损失450万元。
8月12日,张家川县木河乡楸木村4组和5组地裂缝,裂缝7条,长达500多米,威胁146户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日,张家川县木河乡庄河村滑坡,威胁117户村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在同日,张家川县木河乡楸木村1组和6组地裂缝,裂缝1条,长达400多米,威胁26户村民和1个清真寺的安全,经济损失340万元。
虽然暴洪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调集一切能够调集的力量全力对抗灾害,迅速安置了灾民,然而,暴洪带来的严重地质灾害却再次凸显出来:秦州区天水镇陈家湾村66户284名群众、秦州区娘娘坝镇沟门村望天组16户群众,张家川县木河乡楸木村四组和五组146户,张家川县木河乡庄河村60户,张家川县木河乡楸木村一组和六组26户,张家川县龙山镇马黑曼村42户群众需要搬迁避让这一地质灾害所引起的隐患。粗略统计,因为此次暴洪灾害,需要搬迁的群众就超过350户。
407处隐患威胁数千居民
然而此次暴洪灾害只是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看似平静的天水,到底有多少类似这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记者在采访市国土资源部门时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07处,较为严重的中型以上危险点61处,其中特大型5处,大型12处,中型44处。仅今年7月下旬和8月中旬的两次强降雨,给天水市秦州、麦积、清水、张家川等县区共造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7处,其中滑坡5处,地裂缝12处,崩塌3处,泥石流12处,对722户,3104人,1个清真寺构成安全威胁,压伤1人,造成经济损失大约4537万元。
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天水市地质灾害隐患重重,防治工作异常严峻,且非常迫切。
天水地质灾害成因:
地质条件复杂人为诱发
地质条件复杂是灾害频繁的内因
天水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发生特大的地质灾害的情形较少。所以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地质灾害”这个名词对他们来说或许很陌生。然而,在地质专家的眼中,天水却是一个地质灾害极易发育并有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城市。
“可以说复杂的地质构造、特殊的岩性、不利的地形地貌是天水地质灾害频发的内因。”省地矿局一勘院副总工程师魏永顺说。
魏永顺为记者分析,天水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过渡地带,区内绝大部分属黄土丘陵区,黄土分布面广,覆盖较厚,加之黄土垂直节理、裂隙发育,5·12地震后山体稳定性受到破坏,在连绵阴雨或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形成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
经过多年对天水市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魏永顺发现频繁侵袭天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裂缝四种,现状以小型黄土滑坡和崩塌为主,泥石流以泥流多见,地裂缝分布较少。
这些灾害分布的空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滑坡和崩塌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区域构造线、特定的地层以及斜坡集中的地带。泥石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境内植被遭到破坏,虽然天水市城区周围多分布黄土和上第三系泥岩,因而多发育泥流,但南部地区以较硬的基岩为主,且植被覆盖率较高,因而仅零星发育水石流。
魏永顺说,天水市境内有大小沟谷数百条,流域面积大于500Km2的河流有15条,径流量大于1000万m3/a的河流27条,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泥石流沟谷452条,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秦城区罗玉沟泥石流。该沟1954年、1958年、1965年、1988年先后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1965年灾害最为严重,泥石流洪峰流量达668m3/s,平均含砂量604Kg/m3,容重15.6KN/m3,冲毁房屋3800间,死亡人数156人,23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150余万元;1978年、1990年,区内伯阳附近的菜子沟、刘家沟、天水酒厂西南部、原北道分路口、社棠大湾里等多处发生泥石流灾害,累计直接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
人为因素促使地质灾害更加频繁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天水区内还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吕二沟山林茂盛,名扬全国。当时的人们甚至对泥石流闻所未闻。但如今的吕二沟也成为地质灾害隐藏的地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魏永顺一语道破:“正是人类活动扩展,可用土地有限,向山要地、向沟抢地以及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这种质的变化。”同时,他也表示,正是人类没有节制的开发和过度使用土地引发越来越多的地质灾害,这也是近年来地质灾害更加频繁的外因。
魏永顺说,不管是泥石流、崩塌还是滑坡,这些灾害的发生均与人类经济活动的趋向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的切削坡脚,破坏坡体等区段滑坡、崩塌普遍发生,人口密集、人类各种活动强度大的地段,也是泥石流的密集分布地段。
“天水是甘肃第二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虽然许多地区不适宜住人,但一些危险区域均有人居住,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城区大部分地区已是荒坡裸地,为泥石流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泥石流的扩展。”
地质灾害防治:
路还很长
灾害监测防治道路漫长
地质灾害关涉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历届天水市委市政府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依然很严峻,防治的道路依然很漫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天水市还没有一支专门的地质灾害监测管理机构和应急防治队伍,特别是各县区的村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多数是村干部和思想积极的群众义务担任,很多不懂专业的人在地质一线,难免影响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此外,据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资金短缺是目前限制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大问题。由于天水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短缺,监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资金只能依靠中央和省上拨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进度。这位负责人说,秦州区城区北山滑坡群是目前天水市隐患最大的地质灾害区,初步预算,需要治理经费3亿元,搬迁经费1亿元,然而经过这几年的申请,目前共争取到国家的治理经费620万元,对于该项目治理所需的资金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另外,天水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点比较密集,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的移民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补助经费等因素制约,搬迁难度大,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年来得不到有效治理。
疏堵结合防范大型地质灾害发生
虽然,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紧缺,专业人员缺乏,但天水市不等不靠,及时进行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应急防范工作,对险情严重、隐患突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完善了应急抢险预案,落实避险措施,确定转移路线和避险场所。
早在年初,市国土资源局就聘请驻市地勘单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在对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撰写了《天水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天水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灾预案》。此外,国土资源部已经实行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规定,其作为该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不符合要求的绝不办理建设用地预审及审批手续。
为控制地质灾害进一步发育,国土资源部门从今年起将对全市225户矿山企业和新设置的采矿企业,一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逐步实现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也将重点做好秦州城区北山、红山粉煤厂,娘娘坝、天水镇陈家湾,麦积城区北山,张家川木河乡楸木村、龙山镇马黑曼村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隐患区域监控治理工作,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
鉴于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短缺现象,天水市把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当作防治工作的重点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个,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个,省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2个。同时,在国土资源局的积极建议下,市财政设立了市级地质灾害治理应急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隐患比较突出的地质灾害点的应急治理。
利用市场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也是天水市对地质灾害治理进行的突破性尝试。在今年的兰洽会上,天水市与新加坡华德集团签约,该集团投资约100亿元,拟建设天水市城区北山灾害综合治理、中华伏羲园、天水国际体育休闲中心等项目。
虽然,地质灾害防治之路任重道远,但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努力加强排查治理工作。2009年天水市政府决定对秦州区北山片区进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改善城区北山片生态和人居环境。此外,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目前天水市地质灾害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相信不远的将来,天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防灾减灾的效果,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新天水保驾护航。
■
新闻推荐
新加坡电台有一个可爱的节目,叫《这不是理由》。 真的,女孩子说:我不能赴你的约会,因为妈妈不准我晚归。这并不是理由,不过是推辞。老板说:“对不起,我们薪水一律是这么多。”那也不是理由,只不过是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