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我国网民破10亿 是好事也是“挑战”

2022-02-27 14:25 大字

2月25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提到,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2.3个小时。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客流等相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客流等相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这是我国网民总数首次破10亿,可以说是一个显著标志。互联网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越来越明显。其实再细算一下,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人口约为2.5亿,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笼统一点说每个人都是网民,并不过分了。

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网络世界,这首先是个好事,它代表着社会的整体进步,是民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新事物、新世界往往伴随新问题。10亿网民,给很多方面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比如疫情期间的健康码,但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企业员工在楼下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公司内网下载安装远程办公软件,以便实现居家“云办公”。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企业员工在楼下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公司内网下载安装远程办公软件,以便实现居家“云办公”。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比如,近年来网暴事件频发。甚至出现了在同一事件中,涉事的双方或多方都被网暴的现象。有的人因为被网暴,遭受经济损失、身心伤害,更有甚者无法走出灰暗的情绪,选择轻生;而有的网暴者,则遭受了法律的制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和网暴有着密切联系的另一乱象,是网络谣言滋生、信息市场混乱。由于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分散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经常会在有意无意中形成谣言。而谣言的危害早已有目共睹,轻则对当事人造成损伤,引发网暴;重则还可以误导民众、重创企业、干扰市场。在郑州市一家商场,售货员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推销手机商品。新华社发(王威 摄)

在郑州市一家商场,售货员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推销手机商品。新华社发(王威 摄)

我们是时候认识到,网民群体的急剧扩大,已经让早期互联网精英化、知识化的特征不复存在,庞大而复杂的网民群体,在方方面面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而言论市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极。互联网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唯有护航。

一个网络空间成熟与否,不仅要看硬件,更要看软件。网民,便是最大的软件。网民很好做,只要有终端和信号就行了,但是合格的网民绝不是随随便便就练成了。它需要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拥有比现实中更多的理性和冷静,拥有一定分辨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

当然,网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和学历,也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基础,但不同的群体,却可以有一套共同的网络行为规范和文明上网的理念。现实社会中需要公序良俗,网络同样需要;现实社会中充满了法律法规,网络同样需要。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红树梁村的初一学生刘进才在家中上网课。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红树梁村的初一学生刘进才在家中上网课。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就在一个月前,“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刚刚开启。

类似的法制建设和执行落地,仍在不断进行中。作为个体的我们也要明白,互联网的规则与文明秩序,需要在网民群体扩大的同时,在问题不断凸显的今天,逐步去达成共识、形成规范,以及一套扬惩体系、预防机制。

一个更文明、更理性、更洁净的网络,我们值得拥有,也必须拥有。

文字:樊成

图片:新华网

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90天创造生命奇迹

90天创造生命奇迹刚出生时的“小四九”,腿还没有护士的食指粗。出院时的“小四九”。医护团队在给“小四九”会诊。扫码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