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我们在谈论“内卷”时 究竟在谈论什么?

澎湃新闻 2020-10-31 12:25 大字

“所以有暂时还没内卷化的吗?”

在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一位友邻问道。这个话题因“内卷”的爆红收获了259万次浏览,尽管回答总数只有200多条,触角却很广,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等都被圈入其中。

“不内卷的就是新兴的没诞生的行业。”有人回答道。这多少印证了网友们的那句调侃——“万物皆可卷”。

这种包罗万象的魔力,是学术名词“内卷”出圈的原因,如今它的无处不在,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厌倦甚至反感。

但即便存在被滥用的嫌疑,这个热词仍有被关注的价值。如人类学家项飙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所说,“用词是个社会现象”,“内卷这个词还是很直观的,它显然反映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借着“内卷”,人们表达了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将“内卷”(involution)引入汉语时,对这个舶来词的核心解读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个概括成了一个支点,人们借着它演化出N种对“内卷”的生动解释,比如“凡人的军备竞赛”、“无意义的精益求精”、“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又利用它撬动各类话题,说出心中所想。

继续深究“内卷”的定义,此时显得无趣且多余。名词解释背后的社会观察和自我表达,是“内卷”走红事件中更有探索价值的部分。

所以人们都说了些什么?

我们以“内卷”为关键词,爬取了微博综合搜索下的最新50页内容、知乎问题“什么是社会内卷化?”以及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的所有回答(数据说明见下图备注),尽管带着“万物皆可卷”的预设,但完成词频统计后,话题延展的广度仍让我们感到吃惊在这些被提及频率不低于50次的词语中,你可以找到频繁出现在政治课本中的词汇,比如“资源”、“发展”、“资本”、“生产力”、“制度”、“蛋糕”、“分配”和“市场”;许多动词在剔除宾语后,仍展现出带着情绪的生动,比如“竞争”、“努力”、“剥削”、“抢夺”、“陷入”;还可以捕捉到一点时代气息,比如总和职业发展危机捆绑在一起的“35岁”,社畜的继任者“打工人”,以及emoji里“摊手”的表情包。

如果要更聚焦地观察“内卷”的应用场景,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中有更丰富的细节。

被网友们认定为已在“内卷”的,除了建筑、设计、金融、传媒等老牌行业,占星、电商在其中。尽管行业千差万别,但人们书写的内容十分同质化,竞争的极端化、行业门槛的过度抬升、上升通道的收窄占了大头。

并不属于任何“专业”和“行业”的婚恋话题,也混入其中,但文字中透露的对现状不满、无奈又无力改变的情绪是相似的。

“内卷”成了一个抒情通道,然后呢?

从百度指数记录的搜索趋势来看,“内卷”的广受关注是近半年内的事。

高校学生间的绩点较量、外卖骑手的生存压力以及学者对学术词汇出圈的讨论,都为“内卷”的走红助了力。

与其他爆款话题一样,“内卷”在引发热议后,毫不意外地迎来了一波反思。有意见领袖认为,“内卷”不过是生活可期的都市人宣泄情绪的出口,借词吐槽无意义,这种“最低成本的表述”并无助于改变现状。

百度指数提供的区域搜索排名和人群画像分析,印证了这种论调中对“内卷”使用人群的一些猜测:他们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和一线城市,年龄集中在20到29岁。地域和年龄上的高度集中,或许是这一群体能借助单一词语找到共鸣、实现共情的原因。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情绪化的个人表达的确是无效的。但即便“内卷”被其他词语取代或者人们停止个人表达,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困境仍会继续存在。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人类学家项飙和财新传媒总编辑王烁,提出的建议是相似的,即不要被单一的价值观捆绑,应跳出固化的评价机制,创造更多元的价值体系。

价值观的改变无疑难以一蹴而就。扭转一种价值观的前提,是意识到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而指出不合理并最终建立共识,需要无数个体的参与。否则,人们只能一次次的陷入热议名词的泛化与更替循环之中。

在质变发生之前,个体的表达或许低效,但至少可以被视为量变的一种积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念秋 付振双

入秋,热气渐渐散去。纵使聚集起来,也只是短暂的挣扎。无论在何地,空气总飘荡着谷物熟透的香气,直酥软到人的骨头,怎么也放不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