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成都 “协同”背后的故事
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产业生态圈,成都借助省校合作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图为成都科学城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建成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新增高校成果转化项目790个■孵化高校师生创业企业近500家
日前,“菁蓉汇·校企双进”清华大学专场在成都科学城举行,活动现场,清华不仅带来了最新的项目成果展示,同时也和成都一起结识了更多合作伙伴。一座城市拥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这座城市的科研能力;而一座科研实力雄厚的城市,也必然高校林立,科研人员和学生数量众多。根据《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成都年度创新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五。
位居前列的背后,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产业生态圈,成都借助省校合作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17家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80家高校达成校院企地合作项目;引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家域外知名高校在蓉设立研发机构;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8家在蓉“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孵化高校师生创业企业近500家;积极推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近20家在蓉高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4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确权。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正是成都实现“协同创新”的“独门秘籍”。
内功
从“搭平台”到“聚机构”
高校系、中科系扎堆一“核”的背后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之“核”,成都科学城是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的一个样本,从初建之时从零起步,到眼下将数十个高校系、中科系招引而来收入“核”中。
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在兴隆湖畔新经济产业园A区5号楼坐落着成都科学城建成后迎来的首位“住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5年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作为首个高校科研院所落户成都科学城。“四川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成都有先进的制度设计和能做事、做成事的平台。”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刘毅看来,“百年学府”与“未来之城”的牵手源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累计引进高层次研究团队32个,承担科研项目301项,凝聚核心技术27项,申请高价值专利281件;推动95个项目在四川全省12个市州落地。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之“核”,成都科学城是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的一个样本,从初建之时从零起步,到眼下将数十个高校系、中科系招引而来收入“核”中。
记者了解到,全市目前已研和在研项目达300余个,建成各类实验室50个,仅在成都科学城,成都已先后建成落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科院成都分院等40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以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为代表,完善的创新载体也吸引着大量科技企业到来,其中不乏商汤、云从科技、安谋中国等独角兽。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全市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企业总数突破4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1%。
招式
从“吸引来”到“留下来”
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
成都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计划2938人、顶尖团队167个,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2019年,成都本地高校应届生留存率居全国第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便是第一“资源”。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数据显示,成都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计划2938人、顶尖团队167个,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2019年,成都本地高校应届生留存率居全国第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更荣获了“2019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并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
一周前,2020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在蓉城科学之夜活动现场,“诞生”于成都的光启智能防疫头盔与一大批科技战“疫”成果并肩亮相。
“从2014年落户到现在,我们已经把多个技术板块放在成都。”光启集团区域发展平台总裁邓一标告诉记者,参与头盔技术研发的人员中,成都人才占据大半,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政策,充分免去了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专心投入研发生产。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以“城市合伙人”为核心理念,成都编制出台《全市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以及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18条政策措施”和人才新政等政策,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创新市校合作模式。以人才为中心,成都建立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机制,探索校地共建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园区管理公司,邀请高校科研人员到产业功能区担任首席科学家、特聘顾问、科技特派员。同时,创新引才引资协同推进机制,推行“企业提需求、学校给编制、地方给支持”模式,协同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人员在高校与园区双向流动。
“成都良好的引人、留人政策,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蓉漂’人才,更让很多本地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留下来’。”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介绍,从数据上看,电子科大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川内,以成都为主要工作区域。成都正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成果
从“试验场”到“生产线”
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2.4亿元
专利授权达5.07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4.22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2.4亿元……围绕全市“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成都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平台、科研团队、科技成果与成都产业功能区、企业精准对接。
专利授权达5.07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4.22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2.4亿元……去年底,成都这份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让无数人眼前一亮。以改革激活创新主体,成都正在着力构建高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让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走出“试验场”,走进“生产线”。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次亮相京沪线,标志着中国高铁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又跨出一大步。其中CR400BF型动车组受回流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轴端接地装置,就是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戴光泽带领团队率先研发并实现大面积装车运用。
该研究成果打破了高速动车组接地装置相关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目前,其定型产品已大批量装车应用,有力保障了我国时速30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创新成果的转化不能仅仅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构建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业宜居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为每一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构筑创新共同体。“校企双进”这一创新形式,有效串联起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一颗颗“明珠”。
据悉,围绕全市“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成都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平台、科研团队、科技成果与成都产业功能区、企业精准对接。截至今年6月,“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149场,1400余家企业走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170余名院士专家走进产业功能区,700余家企业与高校达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1000余项,金额超过16亿元。
此外,利用在蓉重点高校及周边区域,成都还精心布局打造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引导多方投入近10亿元,培育创新团队480个,新增高校成果转化项目790个,注册科技型企业471家,创新赋能效果正逐渐显现。
本报记者 曹凘源 宋妍妍
摄影 李冬
新闻推荐
最近,有媒体揭开了一个以“云养猫”名义集资后跑路的骗局。据报道,作案工具是一个名为“喵喵”的APP及其网站,6000多人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