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城墙 王泽群
是一种感悟,也是一种反省。婚姻的城墙到底有多厚?
没有一种婚姻,不是抱着美丽的梦想与温馨的爱意,步入城墙的。而且,每个男人与女人,都是相信,自己所筑的围城是最美丽、最坚固、最可以依赖的“城”!直至白发苍苍,源远流长,子孙后代,地老天荒。
“洗衣粉洗褪了青春的色泽,烹调味烹变了爱情的芬芳……”这是一位诗人的“诗”。我所以加了引号,因为它不是诗,它只是一种哲学思考。为什么呢?许多人不解。许多人也难于有自己的反省。我也是想了许久许久,才想出了一点儿道理。
婚姻是一种磨合。从自己的梦幻,向现实磨合;从个人的感悟,向两人的适应磨合;从自己的习惯,向双人的生活磨合;从惟我独尊,向必须适应、迁就甚至是欣赏磨合。而磨合,是一种痛苦的过程,甚至是不能适应的过程——那是要磨去自己的棱角的,那是要磨去自己的性格的,那是要磨去自己的爱好与习惯的。但是,汝若真爱,必须磨合。
婚姻的城墙,是这样的一种物质。它厚。厚到你拚尽生命、心血、眼泪甚至是向往与欲念,也撞不破的墙。它薄,薄到你只需一支手指,甚至,只需一点唾沫,甚至是一口呵气、一声呻吟,它就“破墙”了呢。
围城的城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所有城里或城外的人,是都不知道的“东西”。再细想想,才幡然醒悟:这围城的“城墙”只是一种对人生或是命运的认知。是一种真正的人文哲学之高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中国字的“结婚”二字,也很可考究。结,是用丝巾把一个“吉”字儿捆住;婚,则是女人的昏头昏脑。丝巾,女人的象征,女人把男人的吉祥捆住,当然是一种羁绊与牵扯;女人昏头昏脑,又怎么能不出现一些莫名的差次?
“琴棋书画诗歌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全换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的这首“打油”,写尽了婚前婚后、城外城里的落差与变化。只要结了婚,只要做过爱,只要有了孩子,男女双方都必须面对一个铁的现实——这就是我们“结婚”了。
不想说结婚有多么不好。也不想说结婚有多么好。婚姻这座城,是要两个人齐心合力去筑去建去修去护的。稍有一个闪失,不是轨道斜出,就是红杏出墙,那是守也守不住,堵也堵不死的。有道是“水来土屯,兵来将挡”。岂不知水是渗出土而去的,兵是发暗器让将中矢的。哎哟哟声里,一切都晚了呢!……
何况,老墙再固,毕竟旧了;围城再高,仍有青天白云、虹霓如锦。你能让思想和欲望这些摸也摸不着、看也看不见的“物质”,积淀于一隅,长霉于角落吗?哪家的城内,没有些污污浊浊、坎坎坷坷,没有些龃龉粗糙、刀痕伤疤啊?于是便感动于中国的词汇:还行。凑合。混呗。就这个样子朝下过啦。有些悲观?或者是有些悲惨?然也。人生,从落生开始,在长辈们的欣喜与欣慰与祝福与企望的金光灿烂中,便倔犟地一往无前地走去……
于是,更想起了一首歌谣:婚姻中谁都想在爱情中慢慢地安全变老,老的彼此忘记了曾经的年少,品着长满皱纹的容颜,再互相挂记着彼此的好。
我知道,我其实没有把“城墙”这个概念说清楚。我以为,也没有谁,哪位大师或是博导,能把这个概念说清楚吧?
新闻推荐
这句话意境很美,是情侣们常用的表达好感的情话。原文取自杜牧《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实际上,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