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古代文人的慢生活 □喻子

来宾日报 2020-08-24 08:12 大字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来看看古代文人过着怎样诗意随性的慢节奏生活,或许对大家的人生态度有所启迪。

陶渊明的田园慢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崇尚放下羁绊、褪却浮躁、返璞归真的慢生活,早在10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陶渊明就写下这样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起陶渊明,在我国几乎妇孺皆知,他在著名的《桃花源记》一文中,用清新洗练的文字虚构了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的桃花源从此成了众多心灵迷茫者逃遁世俗的精神家园,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才华横溢的陶渊明曾经宦海浮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历经现实黑暗,饱尝人生跌宕,年至半老时终于辞官归里,过起“种豆南山下”的田园生活。淳朴的乡情民风、和睦的邻里关系、无边的草色烟光给了诗人最相宜的情感慰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从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里,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身处僻远之地、远离车马喧闹,全身心地享受着恬静的诗意生活。

恬淡闲适的慢生活培养了诗人的高雅情趣。陶渊明爱菊,家宅四周遍植菊花。秋季来临,菊花争艳,一片馥郁,他对菊而歌,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衰露掇其英”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他忘情世事、醉心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田园生活也很清苦,我们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诗句里便可窥见其物质生活的困窘。但他的精神生活始终丰盈,他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感受融化于诗歌,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崭新题材,营造出一个独特的诗歌美学境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苏东坡的美食慢

若要推选一位与美食最为紧密的历史名人,当属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以豁达胸怀和乐观天性对待人生磨难,且独辟蹊径地发掘出生活滋味,成就了一段自得其乐的美食慢生活。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出狱后被贬至黄州。当时黄州猪肉价贱,这让苏轼喜出望外,他买回猪肉,加入调料慢火清炖,做出鲜香美味的红烧肉,从亲手创造的美食里享受到了生活的别样乐趣。后来苏轼出任杭州太守,当时的杭州因西湖淤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他亲自率民众疏通湖巷、清理淤泥,修筑“苏堤”,恢复良田灌溉。杭州百姓出于感激,纷纷给他送去猪肉,苏轼推辞不掉,只好收下。而后,他吩咐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煨得味醇汁浓、色泽红亮,犒劳工地上的民工,当地百姓亲切地将这道美食称为“东坡肉”,一直流传至今。春天的杭州有许多鲜嫩味美的时令佳蔬,其中就有苏轼推崇备至的春笋,他即兴写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想不俗也不瘦,竹笋焖猪肉。”今天我们的菜肴依然遵循他这一黄金搭配法则。

苏轼晚年又被贬往岭南的惠州、儋州,惠州的荔枝深得他的喜爱,他大饱口福后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诗句,为荔枝留下了千古美名。当时因生活拮据,他经常采摘一种野生藤菜果腹,没想到做成羹汤后味道甚佳,他当即赋诗赞曰:“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可见无论多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无法阻挡他对美食的热爱。

苏轼一生在跌宕曲折、辗转奔波中度过,他不仅承受着政敌的排挤、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苦闷,还要面对物质生活的窘迫,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颓废消沉。他始终保持着从容淡定的旷达襟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把舌尖上的享受升华为一种具有审美情趣的高雅艺术。其实美食也是一种人生趣味,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从简单朴素的食物中领悟到美食慢生活的趣味和诗意。

李清照的闺中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以一阙泣珠唾玉的《声声慢》彪炳于文学史册,至今被人们赞叹。这首词意境悲婉感人,后人因此给李清照贴上忧郁的标签。其实,在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前,李清照过的是闲适优游的闺中慢生活,一点都不忧郁。

穿过千年烟尘,回到古代的一个夏日清晨,在幽静的后花园里,天真纯情的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正欲换下被香汗濡湿的薄衫,忽见有人过来,情急之下只得“袜划金钗溜,和羞走”。没想到无意中回眸,发现竟是一位翩翩公子,少女的芳心顿时如小鹿乱撞。于是她驻足偷看心仪之人,却又怕被人耻笑,只好“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中的这两个场景,传神地勾画出一个怀春少女的娇昵之态,这也是李清照碧玉年华时的真实生活写照。

李清照18岁时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夫妻诗书唱和、赏玩字画、收录金石,共同的情趣爱好成就了恩爱美满的婚姻。可惜新婚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独守空闱的李清照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借着烟霞妙笔,融入到曲意婉约的《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字珠玑,句句情深。

古人重阳佳节思亲尤甚,孤枕难眠的李清照将千种离愁凝成一阙缠绵的《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读罢叹赏不已,又自愧弗如,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忘寝三日,得十五阙,然后将易安词混于其中,请友人点评。孰料友人却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几句绝佳,而这几句正是李清照的词。这个故事流传极广,让后世人看到了李清照夫妇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情投意合的幸福和甜蜜。李清照后来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他们琴瑟和鸣的生活:“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琐碎小事竟也情趣盎然,欢愉气氛扑面而来,令人倍觉温馨。夫妇俩并非富贵人家,常常典当衣物换钱,买回喜欢的碑文或拓本,于灯下一起赏玩。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溢了高雅的情趣。

李清照在那段闺中慢生活里享受着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这也促成了她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可惜金人入侵、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后,她辗转漂泊,一方净土最终荡然无存,后半生“怎一个愁字了得”。

新闻推荐

疾控中心姜影 防治传染病10年 不仅治病也治心

8月18日,石景山结核病防治所办公室,姜影正在接受采访。新京报记者李凯祥摄姜影在北京艾滋病防治的圈子里“小有名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