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担忧念出来 避免重陷心理焦虑
案例:
6月11日,北京市在连续57天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再次出现本地病例。截至6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116例检测阳性者,其中确诊病例106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所有病例均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直接或间接的流行病学关联。6月16日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由三级升级为二级。
分析:
伴随着第二波疫情来临的,是第二波的“恐惧浪潮”。你可能会持续地担心:如果自己感染了怎么办,家人朋友会不会也有危险;感觉慌张,但不确定这种慌张从哪来;日常再次被打断,又想起了被隔离时的烦躁;疫情反反复复,我本来就存在心理状况,现在更糟了……
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冠状病毒“有可能永远不会消失”。不要试图预测冠状病毒会持续传播多久,并呼吁全社会“作出巨大努力”来克服它。重要的是,接受这样一件事:我们可能将与病毒长期共存。这里,笔者整理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请你接受自己的感觉,不要回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恐惧反应。人们宁愿接受电击,也不愿接受“有50%的机会被电击”的感觉。新冠肺炎疫情不是普通情况,全球都处在一种不确定性之中。焦虑、压力,都是正常的,不要压抑心中的恐惧或者担忧。
2.找一张纸,写下你心中对于“不确定性”的担忧,然后把它念出来。
3.抓住你的“稳定岩石”。“稳定岩石”,就是生活中那些确定的日常。当你感觉非常不确定的时候,它们可以给你提供稳定的感觉。比如:每天在同一时间醒来、正常饮食、准点睡觉、每天早上做一些运动、每天都和朋友联系等等……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帮助我们营造了一种正常感。
4.照顾好自己。记住,当所有人都很焦虑时,你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照顾好自己。睡好,吃好,每天做一些运动,保持日常状态,固定一个接受新闻资讯的时间。做一点能够帮助你保持冷静和集中的事,比如阅读、冥想。
5.进行“彻底接受”的练习。完全放弃无法控制的事,其实是一种很难做到的心态。但人的精神状态是有“弹力”的。你可以静下来想一想,在可控范围内,做到尽可能的让自己舒服了吗?一些心理专家建议,这种“彻底接受”的练习可以从积极地自言自语开始。比如告诉自己:今天我会集中精力做一些能够控制的事,比如晚上我会慢跑一小时。
6.想办法和别人说话。和他人互相交流也很重要。你需要和值得信赖的朋友、家人或医生、心理咨询师保持联系。如果你感到自己出现心理状况,也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支持。
新闻推荐
最近,一本名为《小熊过生日》的儿童绘本引起热议。在该绘本中,许多动物朋友来参加小熊的生日会。不过到了吃蛋糕环节,朋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