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郎君”到“老公” 看中国男人家庭地位的变化
[摘要]——看中国男人家庭地位的变化
一
◎茜荷
在中国,丈夫有多种称谓,文雅的有相公、夫君,官人、老爷等,通俗的有老公、当家的、掌柜的、孩儿他爹、俺那口子等。随着各种叫法的不同,也蕴含着个男人在家庭中地位的微妙变化。
一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丈夫,应该是“良人”。《诗经·国风·绸缪》里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的“良人”就有了丈夫的意思,不过那个时候,“良人”既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妻子既可以称丈夫为“良人”,丈夫也可以称妻子为“良人”。这种称谓虽说在夫妻间有些不便,但也反映了当时先民们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不过在唐代张籍的《节妇吟》里,“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的“良人”,就是专指丈夫了。
为了消除这种不便,后来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的右边加个软耷耳,就衍变成了“郎”,在“良”字的左边加个女,就衍变成了“娘”。这样衍变过后的“郎”外延上就有了限制,就专门用来泛指男性了,丈夫可以被称为“郎”,其他男性也可以被称为“郎”。像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就是指少年儿童,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就指成年的男子。
不过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特性,觉得单个字叫起来太甜腻,联想到古时候所谓红颜祸水般的郑袖、钩弋之流在诱惑君王的时候,才这样娇滴滴的称呼,一般良家妇女在人前是羞于启齿的。于是后来人们在“郎”字后面加个“君”字,“娘”字后面加个“子”字,这就有了现在我们经常能在古装戏曲里看到的“郎君”与“娘子”。“郎君”是妻子对丈夫的雅称,“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二
到了宋代,随着南北方经济的交流,朝廷等官僚机构被社会称为“官家”,而出入在那里公干的人也被社会称之为“官人”。后来慢慢民间有了妻子称自己丈夫为“官人”的风俗,这里既有戏谑的成分,更有尊重的成分,男子在家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民间至今仍称新婚丈夫为“新郎官”的一个由来。
后来随着南宋理学的兴盛,男性在家庭的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理学有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体现在夫妻间称谓变化上,妻子开始称丈夫为“外人”,文雅点的称“外子”,相应的,丈夫称妻子为“内人”,在外人面前更是要谦称“贱内”。
再后来,随着男人家庭地位的一路飙升,在“相公”称谓上一度达到了鼎盛。出将入相,“相公”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女人一声娇滴滴的“相公”,好像“低到了尘埃里”。至此,丈夫的家庭地位登峰造极。
三
然而物极必反,随着社会的和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家庭地位开始有了动摇,并有每况愈下之势。这同样能从夫妻间的称谓上真实地反映出来。这时的妻子已开始改叫自家的“官人”、“相公”为“丈夫”。关于丈夫一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它最初,一是指男孩,二是指成年男性,三是指成功男士,并不单指女性配偶。
它之所以被用来专门称作已婚女子的配偶,主要是源自我国古代部落氏族时期的一种抢婚风俗。那时女子选婿一是要有一定的身高,比如得一丈以上。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尺男儿”的由来。二是要孔武有力,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妻子不被别的更强有力者抢去。同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离开妻子一丈之外,要随时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这同样是怕一不留神给别人抢去。可见“丈夫”一词,更多的是保镖护卫的意思。至此,妻子们的“相公”跌落神坛。
四
而跌落到尘埃的应该是“老公”称谓的出现。“老公”的称谓有四个来源,它一是老年男人的统称,二是对老年男人的蔑称,三是古代对父亲的别称,四是指太监、宦官、阉人。真不知如此混乱不堪的一个称谓,怎么就成了现代妻子们口口声声中丈夫的称谓。无知者无畏,不知这是在真蔑视丈夫还是在蔑视自己。而它的消极影响,也许从当今愈演愈烈居高不下的离婚率里可见一斑。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曾有一度称丈夫为“先生”,文雅而带有仰慕。但这一称谓除了指丈夫的特定身份外,还隐含职业、年龄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当时的老中医也被称为先生,私塾老师也被称作先生等,有点乱,慢慢就不用了。再后来又一度夫妻间互称“爱人”。但“爱人”一词在西方有情人的意思,让人忌讳,也慢慢地很少用了。
这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人们对夫妻间的称谓也没有那么多刻板讲究了,随各自的兴趣和心情,想直呼其名也行,想取个阿猫阿狗的昵称也行。至此,丈夫的称谓,上下五千年,转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男女平等的起点。
新闻推荐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手机App“偷窥”乱象调查,有App十几分钟内访问照片和文件两万多次,涉及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办公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