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智商税,量子的魔幻生意
“无所不能”的量子,先是在虚幻的影视作品中,成为编剧掩盖剧情bug的百搭词汇,后落入荒谬的现实世界中,成为商家打造吸金骗局的常驻嘉宾。当“量子”的科学前沿性,被当成一个不明觉厉的营销噱头,多少无知的人都为它无畏地掏空钱包。
朋友,你对量子世界一无所知
科幻迷中曾流行过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定律,“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篇幅不够,平行宇宙;资金见底,故事重启。”其中,“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嘲讽的是面对剧情bug时,喜欢用“量子力学”这种神秘力量来敷衍看客的编剧作家。
如今,这个不明觉厉的噱头,被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人更觉得荒谬。先是“量子波动速读”事件曝光,网友热议中国式家长频频上交智商税,后是“量子治痛经仪器”引发的虚假流量罗生门事件。前者号称培训的6至12岁学生,通过快速翻书的手法,1至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后者号称通过量子传导技术,使血液通畅,缓解痛经。
虽说越听越玄乎,但就像“量子力学”在大大小小科幻片里起到的作用一样,编剧并不指望观众能懂,看完就完事了。商家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解释到位,有人买单即有盈利。在这个万物皆可量子的世界,“量子”一词如同营销万能贴,哪里能有赚头,贴哪里。
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信
不得不承认,当枯燥科学变得“时髦”,当物理理论成为唬人的伎俩,总有无知的大多数为之买单。
国人的“宁可信其有”心理
除“来都来了”之外,大多数人还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自我宽慰心态。他们简单粗暴地认为,只要产品没有副作用,不管有没有实际功效,都可以去尝试。所以,这种自封“幸运锦鲤”的极度乐观者会对虚无缥缈的民间量子技术深信不疑,对平平无奇的量子商品,急于掏钱。对他们来说,万金难买健康、智慧,但侥幸点想,万一买到了呢?
对知识盲区谜之打卡消费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达克效应”,指很多时候,无知并不会让人们变得无措、困扰或谨慎,相反,它会让自以为略懂的人们变得盲目自信或盲目听从。当量子速读课程海报上写着“运用HSP高感知力量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在高速翻动书本的过程中,大脑呈现动态影像,就可以实现以往速读达不到的目标。”那一些谜之自信的人啊,不信,也得信。
国产家长的“起跑线”情结
当邻居家的孩子两天就看完一本书,自家孩子一本书啃了一周还在开头,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心里回荡着一个声音:“如果世上真有神童,为啥不能是我家孩子呢?”从前让孩子在聚会上表演,今日逼孩子学习“量子速读”,有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情结的中国式家长,永远都热衷于展示孩子的智力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韩冬栾文蔚)近日,区司法局、街道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一行七人来到社区居民家中,为社区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