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让“跑风地”变成希望的田野
□新华社记者 徐子恒 薛钦峰
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莲花山村十年九旱,当地人称这里为“八百里旱海”的边缘。由于几十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和过度掠夺式播种,使这片沙土地经常“三毁四种”。村民说,这片地长不出庄稼了,种多少亏多少。然而,今年这里变了,村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多年来,化肥使用过度,地力不行了,加上沙土地‘跑风’,玉米刚出苗就死了,得反复种4次才能成活,每年都是‘三毁四种’。”顺鑫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喜江说。
今年,刘喜江和32户村民成立了村上第一家合作社,流转70公顷耕地搞起了保护性耕作。眼下正值秋收时节,这几天莲花山村正忙着收割玉米,只见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轰轰作响,在地里来来回回,秸秆齐刷刷倒下,玉米蹦进翻斗,秸秆直接被打碎平铺在地表。远远望去,整个地面像被一层棉被紧紧地包裹。“自从秸秆还了田,土地保墒了,还减少了风蚀,玉米根扎得更深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地力越来越肥了。”刘喜江说。
莲花村不仅采用秸秆还田养土地,今年还没有使用一点化肥,全部使用了有机肥料,虽然产量变化不大,但效益却大大提高了。“使用有机肥,比使用化肥节省不少钱,还保护了土地。今年种玉米不仅不亏钱,还挣钱了,真没想到!”刘喜江说。
现在,不少村民明年也打算使用有机肥了,“村民们以前觉得这块地长不出玉米,还得赔钱,可没想到金玉米竟然回来了,今后如果全村1340垧地全都采取秸秆还田和使用有机肥,不仅农户收入还能再提高,土地质量也会更高,玉米也会越来越喜欢这里。”刘喜江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性能赶超竞争对手,从个人手机到云服务器都能用 中国“芯” 服务多领域产业发展
飞腾芯片64层3DNAND闪存“缺芯”这一曾经中国科技的短板局面正逐渐扭转。在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