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进地铁要卸“血妆”,反的不是“妆”而是“血”

新京报 2019-10-23 00:55 大字

新京报漫画/师春雷

第三只眼

你有化妆的自由,我有免受惊吓的自由。

在乘坐飞机、高铁、地铁时,一些化妆品过不了安检,已成大众出行的常识。但你听说过因为妆容过不了安检的吗?最近,广州地铁安检人员就拦下了几位浓妆艳抹的乘客,原因是其妆容惊悚,“带有血迹”,为避免引起恐慌,要求她们卸妆后再进站。

好好的脸蛋,为何要画上带血的妆呢?事实上,近几年每逢此时,基本都会有类似问题发生,因为万圣节就要到了。

化妆是个人自由,但带血迹的妆容,就突破了一般化妆的概念,尤其是在地铁这种人流密集且封闭的公共空间,很容易引起他人心理上的不悦和生理上的不适,甚至引发骚乱和踩踏。

说起来,这不是广州地铁首次因妆容拦截乘客。今年3月时,就有女生因“哥特妆”被地铁人员劝阻。相较而言,这次的争议要小得多。涉事地铁安检人员的“先卸妆后进站”要求,也被普遍视作对其他乘客的负责。

某种意义上,这事的本质就是“化妆自由遇上免受惊吓的自由”——你有化妆的自由,其他乘客也有免受惊吓的自由。而庆祝节日的前提,也是公序良俗要得到尊重和遵守。

让人欣慰的是,在安检人员的要求下,几位女孩都比较配合地卸了妆。她们虽然玩性大,但还是懂得文明的分寸。有时候,她们并非什么恶意对抗规则者,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而已。

事实上,早在2016年10月,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就曾发布通知提醒,万圣节临近,一些商家、娱乐场所和个人要注意公共秩序。通知还特别提到,地铁站及车厢内出现过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聚集、逗留,造成群众围观,甚至引发他人恐慌。

只不过,向着长远看,地铁管理也该朝着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方向演进。以前问题还没有暴露的时候,比如万圣节的鬼妆活动还未流行时,就缺乏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了,发生冲突了,就要重新调整乘客与地铁管理方、乘客与乘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交由安检人员自由裁量,继而诱发太多争议。

对于那些化着怪妆者,在什么情况下该强制劝阻,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提些建议,是该指令还是该协商,这些问题也可以用“细则完善”的方式明确。并以此让有些人懂得:不仅是地铁,在其他公共场合,惊悚的着装和化妆都该循守某些边界。而边界意识,本身就是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妆”进地铁遇阻,正是这种边界意识在起作用。在法律未能圈止的可行之域中,有着诸多的可与不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可行性标准,便是公共秩序与良俗。具体到这件事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足以为这件事确立可行的边界。个人的喜悦不能建立在他人的不悦之上,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也是文明与素养的展现。

往大了说,这事其实也是“文明的冲突”:那些化血妆者追求的,是妆容上的自主权,这是个体权利维度的“文明”;地铁安检人员追求的,是公共秩序维度的“文明”。

两种“文明”打架,有些常识和共识就该充当“调解员”角色——对于洋节日和年轻人的喜好,社会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而部分人也该清楚,万圣节可以过,鬼脸也可以扮,但得区分场合、拿捏分寸。群己权界,别轻易逾越。

□与归(媒体人)

新闻推荐

为何“爱辞职”成为了90后的又一标签?

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又到了每年的秋招时节。在各企业HR狂刷简历企图招贤纳士的同时,内部年轻员工心中实则也暗流涌动:他们有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