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骟匠“马一刀”

西安晚报 2019-09-22 03:53 大字

□刘志洲

过去在农村,人们经常要对家畜的幼崽进行阉割,以求增膘快或犁地老实,干此类营生的手艺人被称为“骟匠”。骟匠的手艺有“劁”和“骟”两种,劁是对母性家畜的绝育,骟是针对公性家畜的阉割。由于人们要把大部分母性家畜留下繁殖,而把公性家畜充当干农活的劳力或养肥吃肉,所以骟多而劁少。

我小时候生活在陕北高家洼村,村上唯一一位马姓人就是个骟匠。他活做得干净漂亮,手艺好,收费公道,在方圆十几里小有名气,人送绰号“马一刀”。

记忆中,“马一刀”经常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他腰里斜挎一个帆布工具袋,内装着干活的家什:小圆肚刀、钩子、粗缝衣针、线、碘酒瓶等。他那辆自行车半旧不新,车头上绑着一根30-40厘米长的细木棍,用红布条缠裹起来,这些红布是个别大方的主家为图个吉利并以示感谢而赠送的。有些红布条已经旧得发白,他也舍不得换,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从事这行当时间久、手艺好吧。

有的骟匠到一个村子,会推着自行车,边走边摇车铃,嘴里还吆喝着“骟狗娃牛娃,骟羊羔骟牲口哩!”但“马一刀”不一样,他有自己专门的吆喝工具——小铜锣。进了村口,他“铛、铛、铛”使劲敲几下,人们一听就知道“马一刀”来了。

在村子里,如果哪户人家请“马一刀”做骟匠活,我们一群小孩子都想围着观看。这时“马一刀”通常都会板着脸,举着明晃晃的骟匠刀,大声呵斥:“小孩子家家,瞅个啥?再瞅收你做徒弟!”我们便大笑着一哄而散了。“马一刀”会骟牛、驴、马等大牲畜,这些大牲畜在接受阉割时多半会踢人咬人,大人怕我们受到伤害,是绝不会让我们靠近的。

下刀、缝合这一套看似简单的动作,凝聚着一个骟匠所有的技艺和智慧。如果有哪一个环节没做好,轻则不容易长膘,重则出现牲畜死亡的事故。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像“马一刀”这样的骟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行当也慢慢消失了。

新闻推荐

简历买卖黑产,求职平台别成个人信息“贩卖商”

■观察家求职平台可以说是专门的个人信息收集方,从责任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和能力都应该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