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有人文关怀□喻思南
人工智能绝不是洪水猛兽,而且可以体现人文关怀,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怎么搭建科学的方法和机制
“打开空调。”话音刚落,只听“嘀”的一声,不一会儿房间里吹起了凉风。这是不久前,笔者到无障碍改造的房屋参观时看到的一幕。嵌入智能器件后的空调,除了能用声音控制开关,还能调节温度、选择模式。免去了找遥控器、按钮的麻烦,让视障人士的生活起居方便了不少。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触角不断延伸,残障人士也受益良多:语音识别,让声音和文字自由转换,听障外卖员打字就可以与手机另一头沟通,横亘其间的从业鸿沟消失了;讲课的内容及时在屏幕上呈现,有听觉障碍的学生能够和健全人同堂学习,融合教育的壁垒被打破了;借助人工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手语能变成文字,聋哑人有了交流沟通的便捷桥梁;戴上拥有人工智能辅助视觉系统的头盔,机器会读出摄像头拍到的场景,盲人也能“看”见周遭事物。
万物互联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或将赋能万物,成为和空气、水一样的存在。你或许想不到,包括视障者在内的残障人群,对人工智能的渴望更为迫切。对他们而言,智能化的工具不仅意味着改善生活的可能,也是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更是实现自理自立、获得尊严的手段。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应被落下。如何让每个人平等、无障碍地享受智能生活,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课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听力障碍人士、视觉障碍人士数千万。由于社交、出行等受限,不少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而今,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为他们打开了走向外界的一个通道,让他们的生活拥有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使人工智能的红利覆盖到了更多人群。
与以往的新技术应用不同,人工智能系统的“拟主体性”,还可能引发更多变革。因此,应当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理。比如,高效、聪明的人工智能并不完美;人工智能算法潜在的安全隐患、认知偏见、法律伦理冲突等,往往也是现实社会缺陷的反映。人工智能被用于改善残障人士生活的案例启示我们,人工智能绝不是洪水猛兽,而且可以体现人文关怀,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怎么搭建科学的方法和机制。
令人欣喜的是,从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形看,有头脑、有灵魂的人类,正努力挖掘技术“善”的潜能,通过人的实践,赋予人工智能情感和温度。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和科技公司,凭着对特殊群体的关爱,自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无障碍、包容共享的产品;凭着对社会公益的热心,发挥人脸识别快速敏捷、跨越年龄的特性,用于寻找失散的儿童和老人。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没有言语、冷冰冰的技术,而是我们寻求帮助时给予力量的朋友。
人工智能是有温度的,这温度是对人性向善的认同,是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正确理念引导下,人工智能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感动,与之而来的生活图景也将更加和谐。
来源:《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近日,敦煌莫高窟景区,良品铺子和敦煌跨界合作打造的联名礼盒正式发布。作为敦煌博物馆联名零食合作品牌,今年中秋,良品铺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