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 你该怎么看
“预包装食品”是指商家卖的那些有固定包装且体积和重量都固定化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包括强制标示的内容。只要细看标签,就能做个聪明的选购人。
看食品类别
食品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如果食品名称是企业“创新”的,要用同样的颜色和字体,在旁边标注规范的名称。
例如,某产品的名称叫“**果饮”,瓶子上面画着漂亮的水果,该产品属于果汁还是饮料呢?如果它的“产品类别”写着“果汁”,那就是除了水果榨出的汁,完全没有加水。如果写着“果汁饮料”,它就是在大量水里加了少量果汁,再加糖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调成的饮料。
看配料表
按法规要求,产品中加入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
例如,前面那瓶“**果饮”,里面到底加了什么呢?如果配料表的第一位是“纯净水”,第二位是“苹果汁”,就说明这个产中加得最多的是水。配料表中不认识的配料越多,说明它距离天然状态越远。饮料产品上通常会注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样,这就表示其中有多大比例是来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水、糖、食品添加剂等调配而成的。
看食品添加剂
按国家标准,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注明在配料表中,即便消费者不认识也没关系——通常我们会看到“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的字样,而冒号后或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具体的食品添加剂。
按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不能简单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的名称,而必须注明其具体名称。消费者可以从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一词后面看到一些自己平日看不懂的名称,比如“柠檬黄”“胭脂红”,这些和颜色有关的是色素;“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这些和甜味有关的是甜味剂……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地会对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熟悉起来。
看重量净含量
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但如果按照净含量来算,很可能比其他同类产品贵。
例如,两种面包的价格可能都令消费者心动,体积也差不多。但是一种产品的净含量写着120克,另一种写着160克。实际上,前者可能只是发酵后更为蓬松,但从营养总量来说,显然后者更为划算。
看保质期贮存条件
保质期是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过期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够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同时,食品标签上还会注明产品的贮存条件,如“-18℃冷冻”“0-6℃冷藏”等,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对贮存条件的说明。
看认证标志
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SC标志、ISO认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等。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四章许可证管理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ISO认证标志表明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强,有利于预防生产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但与营养价值没有关系。
有机、绿色和无公害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符合相关标准,虽在农兽药残留方面控制可能更为严格,但不代表产品营养价值更高。
原产地标志代表产品的产地,能达到这个产地所出产的知名农产品的应有品质。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认证标志的图形和具体意义。一般来说,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关注其它标签信息
食品标签上还有产品的执行标准号、食用说明、产品的产地、食物过敏原信息、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比如执行标准号不同,产品的品质特性也有很大差别。有关标准的内容,消费者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了解。
食物过敏原也是非强制标注信息。对少数过敏患者来说,如误食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推荐生产企业标示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比如花生、坚果、大豆、牛奶、鸡蛋、甲壳类、鱼类、面筋蛋白(麸质)等。纪哲
新闻推荐
深夜,窗外绵绵地细雨若细纱般不断地飘落下来,路灯的灯泡周围被细雨缠绕,雾蒙蒙地透着微弱黄色的光,寂寞而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