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网约车司机遇害,别急着怼滴滴

齐鲁晚报 2019-03-26 05:31 大字

3月24日凌晨,湖南常德发生一起命案,一名网约车司机被害身亡。经警方初步调查,被害人为滴滴平台上的司机师傅陈某,犯罪嫌疑人为乘客杨某某。据投案自首的杨某某供述,搭车途中,他因“精神崩溃”无故用刀将司机陈某捅死。

对遇害者陈师傅而言,这简直就是祸从天降。凌晨还在奔忙,已经够辛苦的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竟拉了一个这么可怕的乘客——不仅悲观厌世早有轻生念头,“精神崩溃”之后还会用刀捅杀无辜者。对滴滴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场无妄之灾。去年发生的两起顺风车命案,曾让滴滴长时间饱受舆论挞伐。即便滴滴一再道歉,并下线了相关业务,至今仍未能改变人们心中的某些“成见”。在不少人那里,不仅滴滴的运营能力值得怀疑,甚至连网约车是否有必要存在都成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滴滴最想做的就是,远离舆论漩涡,以低调而富有成效的努力,为自己乃至整个网约车行业探出开阔的“出路”。孰料,刚“消停”了一会儿,又被常德的这起命案拽进了舆论场。

其实,这起命案跟滴滴有关,又跟滴滴无关。一方面,被害者毕竟是一位滴滴司机,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东家”,滴滴不能对遇害网约车司机不管不问。事发后,滴滴及时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全力配合警方展开调查工作,并已派人协助家属料理后续事宜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当事司机被害很“偶然”,跟滴滴的运营方式与管控能力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无论开的是不是网约车,谁碰上杨某某这种人,谁晦气。遗憾的是,仍然不乏有人借此对滴滴发难,指责网约车不安全。

这显然有失公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约车的存在价值已无需赘言,但也必须看到,网约车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对此,舆论监督以及政府监管应该把握好分寸,既不能放任自流,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过于苛刻,以至于失去必要的包容审慎。作为网约车行业的标杆企业,自去年5月的那起命案算起,滴滴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沉重代价。如果不想毁掉滴滴毁掉网约车这个行业,面对常德这起命案,舆论与监管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与理性。说到底,舆论监督也好,政府监管也罢,对网约车这样的新生事物,当务之急在于,带着必要的善意与理性,及时发现并督促有关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导网约车业态一步步走向成熟与完善。

根据去年9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专题报告,网络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627,传统出租车司机案发率约为网约车的13倍。如果以安全为由苛求运营车辆,我们是否也应一路骂下来,对出租车下“死手”呢?

新闻推荐

限制接单,掐住骑手交通违法“七寸”

杨朝清2018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交警联手“饿了么”“美团”两家外卖网络企业,参与“骑手端APP”新增功能的开发,试点推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