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不向手工说再见10
□阿木
学校也会请一些电影厂的老师来教课,让学生们拓展视野。当时老师的课时费只有6块钱,但都很认真,特别老派。学生也很用功,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是很纯粹的学习状态。
“但是,我们学校从1998年开始就没招这个专业了,我们是1996年最后一届全国定向招生。当时可能觉得为各个院团培养的技能人员基本都饱和了,于是就停招了,一下空了二十年。”关老师有点感慨。现在虽然恢复了招生,这么长的空档期毕竟造成了人才的断档。自己这一代之后,就是现在这些没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年轻孩子,他们要独当一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这时几个梳化专业的学生到了,等着给关老师打下手。关老师已经刮好了今天要用的片子,五份“大绺”,两份“小弯”。“大绺”是女兵和丫鬟用的,“小弯”是两个女主角用的。
一个学生问:“关老师,丫鬟也贴大绺?”
关老师答:“对。大绺,面排。”接着又吩咐学生起箱:“用红的啊。面排、泡子都是红的。女兵的泡子也给起出来。”面排是武旦戏里用的头饰;泡子则是旦角儿额头上戴的圆形、椭圆形的闪亮装饰。学生从柜子里拿出要用的头饰,放在梳妆台上待用。
有一个学生没来,关老师问起来才知道,那个学生去参加美术集训,准备考大学,以后就不来了。
我问:“那她以后是放弃梳化专业了吗?”
关老师说:“是啊,这种状况太平常了。”
扮戏的时候,关老师负责两位女主角的装扮,其他的就交由学生去扮。小青是武旦,在舞台上有大量的动作戏,关老师勒头的时候慢慢试探着勒紧一些,防止梳好的头在台上掭(京剧术语:散开)了,但又不能勒得太紧,让演员难受,影响表演。这是梳头桌的职业素养,手上要有掌握。勒好头,演员的眉眼也绷上去了,眼睛看起来很精神。然后将小弯一个一个贴在额头上,再贴两侧的大绺,整理好形状,涂一点戏剧化妆胶水在大绺的尖端,固定在脸颊上。贴上小弯和大绺之后,无论什么脸型都会变成秀美小巧的鹅蛋脸,搭配上扬的柳眉和丹凤眼,一个顾盼生姿的传统美女就出现在眼前了。小弯和大绺的位置要根据演员的脸型作调整,只能一个一个斟酌着贴,这也是京剧梳头桌一直沿袭传统方法而不能简化的原因。
京剧,一点都不能走样
“三年?我干三十年也得这么认真。干这行就得有点轴劲儿。”
——剧装店高老师
高老师从戏曲学院附中退休后,便开始做剧装店了。老辈做买卖喜欢扎堆,剧装店就集中在西草市北京剧装厂附近一带。后来西草市拆迁,有的店支撑不下去就关了,有的店则寻找新的店址继续做。高老师的店在天桥市场斜街,一条不长的街上,除了高老师的店,还有另两家剧装店。
在她看来,剧装这行不是谁都能做的,如果不了解京剧行当和舞台表演,做出的剧装要么闹笑话,要么给自己找麻烦,总之是不能长久的。她举例说,老生的行当穿二寸半的厚底,花脸的厚底则是三寸,做服装时必须要考虑厚底的高度,衣裳得够长。之前有同行出过这样的事,衣服做短了,一穿厚底就露怯了,最后只能加一圈绣活儿勉强遮过去。一时虽然遮过去了,人也得罪了,也损失自己的名声。
剧装这行的门槛就在于,即使是普通店员,不了解京剧也是做不了的。之前高老师旁边有个做盔头的店,她去串门时,刚巧看见有人来买老生的马鞭,结果店主卖给人家一个旦角儿的马鞭。高老师心想,这上台要闹笑话啊。她私下告诉那家店主,没想到人家倒笑话她:“高老师,您太认真了。您要是干三年还这么认真,我就佩服您。”
新闻推荐
进入11月份,气温逐渐转冷,此时进行适当锻炼,能够有效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侵袭。然而,如果锻炼不得法,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还可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