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短视频平台 沦为道德与法律“洼地”
■苑广阔
近年来,短视频与直播平台不断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乱象,记者长期调查发现,这些平台内还隐藏有一个混乱的少年儿童交往圈。恋爱、怀孕、生子……这些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都被轻易打破。其中许多行为,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无视,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4月1日 中新)
短视频被视为新的互联网风口以来,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短视频市场风起云涌,坊间很快就有了“南抖音北快手”的说法。而在这两大短视频巨头的背后,则是多达数百家的其他中小平台,每个平台都拥有多达几百上千万的粉丝。据统计,全国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已达3亿人。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产品,或者说网络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对其宽容以待。但是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比如平台上这些以“全网最小妈妈”“全村最小妈妈”自居的女性,依靠强调自己年龄小,但是却生了孩子成为“网红”,继而得到网友们的关注,在充分满足虚荣心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眼球经济”。在这样的现实激励下,真真假假的“全网最小辣妈”层出不穷,有的18岁,有的16岁,还有的自称才13岁。
然而,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未达到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婚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与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不管对方是否自愿,都按强奸罪论处。但是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低龄生子不但不需要隐藏,反而能成为炫耀的资本,成为吸引眼球的手段。试问,这样的短视频在传播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又会对现实中的未成年人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会不会也觉得未婚生子、早早怀孕是一件很炫酷、很令人羡慕的事情?
有人说,现在的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沦为了“法律飞地”与“道德洼地”,处于一种法律与道德双重失守的状态。而从这些平台上的“小网红妈妈”身上,可见一斑。 流量就是金钱,眼球就是效益,对短视频平台是如此,对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者也是如此。在变现的动力或者说压力下,所有人似乎都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短视频制作和发布者为了吸引眼球,赢得关注无所不用其极,猎奇,暧昧,挑战道德与法律……而短视频平台不但不对这种现象给予引导与禁止,反而是默许纵容,甚至是以大数据计算和智能化推荐的方式给予鼓励。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短视频正在沦为道德与法律的“洼地”。
为了短视频的长远发展,平台要自律自查自纠,而监管者也不应缺位。整治低俗内容,不能仅仅是平台自己把关审核,被动“救火”,监管部门要主动治理、防患未然。针对目前娱乐类短视频仍存有灰色地带和监管盲区的问题,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完善针对网络内容管理和内容生产者的相关法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惩戒机制,形成对不良低俗以及违法违规内容上传者的威慑效应。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钱欢青2015年初,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歌刷爆朋友圈,脑瘫诗人余秀华一夜成名。2017年,拍摄两年之久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完成,并获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