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追赶超越的“杨凌力量”
□记者 刘婵 王万斌
杨凌,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我国现代农业先行者,也是全国唯一的农业自贸试验区。世界上小麦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一号"、第一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亚洲唯一的葡萄酒学院都诞生于此。
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使命",以全球视野把方向、谋发展、干事业,如今的杨凌,已跃升为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农科新城",为陕西追赶超越贡献着“杨凌力量"。
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追赶超越
“争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4月27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是杨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农科新城",杨凌主动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发起成立“12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联盟"、“第六产业"研究中心、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等60多个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农业科技联合攻关。
在大协作、大联合驱动下,2016年,杨凌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量累计达到3081件,万人发明专利数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领先;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累计推广种植近亿亩,自主选育的“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有望改变我国苹果栽培外来品种独大格局。
如何让知识成果变成真金白银?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打造全国“农"字头“双创"高地,杨凌搭建了“一间一场一园一街"全链条创业孵化载体,出台了一揽子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大学生、农民工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孕育出“杨凌农科"的诞生。“杨凌农科"价值661.9亿元,居全国区域品牌第二。
在扩大示范推广上追赶超越
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仅四成左右,只有发达国家一半水平,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推广和普及始终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
围绕打通农业科技转化推广“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杨凌通过巩固完善推广模式,建立起国家植物品种权交易、国家农业技术转移等“六个中心",积极推进多元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在18个省(区)建成示范推广基地277个,年均推广效益160亿元以上,受益农民6000万人左右。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杨凌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目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同6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关系,累计为来自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600多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如今,杨凌已成为促进国际农科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蜚声国内外的杨凌农高会被誉为世界农业科技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3届,每年都吸引16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参展参会,交易洽谈总额累计突破5000多亿元,品牌价值评价达615.99亿元,位居中国农业品牌价值榜首。
在提升经济发展上追赶超越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亚平表示,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自由贸易试验板块,杨凌当下又一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于“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重点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农业领域开放合作,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作为一座因农而兴的城市,杨凌不断加强涉农工业战略高地建设,通过抓招商、上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十二五"时期,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年均增长31.8%,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现量质齐升。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杨凌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资源“武装农业",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有效带动2万多农户“组团"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推动农业电商、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业"建设。
综合施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近五年,杨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在全省领先,2016年为14959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6160元。
新闻推荐
□女报记者赵世彩“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你。”有人这么描述两情相悦的美好,不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族群来说,他们恰好背道而驰,“我喜欢你,但你千万别喜欢我”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