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

德州日报 2017-03-13 10:38 大字

[摘要] 我市植树增绿,坚持市场导向,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3月12日,是我国第39个植树节。响应全市“绿满德州生态美市”的号召,大大小小的植树增绿活动陆续开展,热心市民、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在校学生等纷纷加入,栽种下一片片新绿。

社会各界携手,建设生态美市

挖坑、植苗、培土、浇水,3月10日下午,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钟辛庄村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市民政局、市双拥办联合驻德部队官兵共植“双拥林”。同一时间,来自全市的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年志愿者、大学生代表等600余人,在共青团德州市委的组织下,来到陵城区丁庄镇义务植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亲手种下一棵棵树苗,就如同种下绿色的希望。”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琦说。

据了解,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除了亲自到现场植树外,很多人还采取其他方式为工作、生活增添一抹绿色。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冯先生家的阳台上,常年摆放着各类绿植,他认为,只要“心中有绿”,一样可以为环保出一份力。

植绿更需养绿,园林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植树节”的内涵,不仅仅是种树这么简单,绿化的后期管理养护工作同样需要大家的支持。他建议市民可对树木绿地进行认养,达到护绿的目的。德城区万达华府小区的物业就在这个春天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居民可任意选择小区内一棵树木,进行日常管理,见证树木的成长。“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我们借此机会也向他们进行环保宣传,让大家更加爱护小区环境。 ”物业负责人说。

增绿成果喜人,生态效益凸显

植树造林、生态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6年德州市在植树增绿、生态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造林20.36万亩,植树1912万株,实施了“一带一区”重点绿化工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5%,五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经济林面积75万亩,湿地总面积20万亩,花卉苗木25万亩。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也逐渐显现,大风天数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造林行动动员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号召全市上下凝神聚力,奋战三年,打好造林绿化攻坚战,构建生态德州新格局。 3月1日,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林区建设启动,计划新建总面积7500亩的三个林区,今春将完成具备植树条件的1500亩土地的造林绿化任务。此外,将继续推进绿色廊道建设,重点抓好“三沿”造林,开展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加快高标准绿化村、镇建设,使德州大地适树见树,宜林皆林,能绿尽绿。

瞄准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3月10日,在齐河县焦庙镇赵官屯村科沃绿洲樱桃产业园内,棵棵樱桃树已经发出新芽。该园区是由齐河县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林业项目。园区占地510亩,栽植樱桃树4万余棵,同时配建有农家乐等项目,能有效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植树造林,改善的是生态、贡献的是产值、回报的是生机。据了解,目前德州市经济林中80%为速生杨树。由于木材价格持续低迷,本就便宜的杨树原木价格不断下滑,林农收益难以保障。而且树种单一,不利于抵御病虫害入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德州市积极探索,市林业局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对接农发行,力破融资难题,并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批复,走在全省前列。夏津县由政府免费提供桑葚树苗,鼓励大户承包种植并进行管理,除去管护以及人工费用,政府和承包户五五分成。齐河县通过招商新引进林业项目5个,累计引入社会资本2.3亿元,建成300亩以上的林业产业基地16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丰富树种结构,扩大适销对路品种种植比例,区域化布局,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最终实现多重效益叠加。 ”市林业局局长郑广敏说。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邓美平徐曰东

新闻推荐

“口罩嫌犯”偷盗多地终栽在白银警方手里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通讯员高维旭)自今年2月以来,来自岷县的沙某、马某和来自宕昌的马某3名犯罪嫌疑人伙同他人驾驶无牌车辆,窜至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定西市临洮县、兰州市皋兰县以及白银市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