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购44套房补贴80万,钻了政策的漏洞

财经新报 2016-12-23 00:00 大字

□吴龙贵

近日,六安市裕安区政府网站发布的一条公示信息引发热议,该公示显示,一个合肥人在六安市裕安区同一小区购买了套房子。按照当地的补贴政策,该房主共获得约万元补贴。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从报道看,该房主所购套房均价约元,与一二线城市动辄上万的房价相比,确实算不上高,但一口气买下套房,价值已在千万以上,显然不是一般人所为。如此一来,购房补贴就难免有了“劫贫济富”的嫌疑,与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开发商自导自演的闹剧,目的就是为了套取政府补贴?理论上确实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这种种猜测,显然是当地政府始料未及的,否则这样的信息也不可能公之于众。一方面,当地确曾于年出台相关文件,明文规定对购房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购房者票据手续齐全,并不违规。这种情况下,政府给予购房补贴,也是有理有据。正如有网友所说,“要有契约精神,政府规定购房有补贴,你不能因为人家有钱买得多,就不给人家”。

补也不是,不补也不是,问题出在哪?还是出在补贴政策本身。六安市裕安区房地产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称,当初制定政策时没考虑太细,没有料到有人会买这么多套房子。“没考虑太细”是一种很委婉的说法,除了指向政策本身的粗放化,决策过程不够科学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当地政府或许无意“考虑太细”,甚至是有意为之。很显然,对于六安这样的四线城市,“去库存”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种政绩压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地方政府便可能剑走偏锋,为了尽快消化“库存房”而用力过猛,以至于无暇顾及政策本身的漏洞。这便为“购房套获补贴近万”留下了制度后门。

理论上说,买房是一种商业行为,应该尊重市场规则,行政之手不便干预。之所以许多地方纷纷出台购房补贴政策,是因为房地产在这些地方是支柱型产业,库存量太大会直接影响地方经济,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出此下策。也正是因为其本身有“越位”嫌疑,所以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尤需注意谨慎和精细,兼顾多方利益,以防产生负面效应。譬如在担负“去库存”、为企业减负的职能之外,“购房补贴”还应更多为普通民众购房提供政策优惠,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政策价值。这就需要政府在出台政策时科学决策、精准投放,而不能囫囵吞枣、跑偏方向,让原本就很稀缺的公共资源“错配”给了不该拥有的群体。

新闻推荐

全民体育消费时代悄然来临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响应。而体育健身已经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中流砥柱。人们愈发热衷跑步、骑行、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滑冰滑雪等。体育等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发展规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