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伪慈善”须严厉打击

来宾日报 2016-11-08 00:00 大字


在四川大凉山地区,荒凉的土坡前,一群衣着破旧的当地村民站成一排,孩子们则蹲在地上。一名年轻小伙子正从他们手里收回刚才发给他们的钱:每人2000元。事后,发钱男子承认,先发钱拍视频,拍完后再收回来,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11月6日《成都商报》)

笔者认为,上述曝光的“伪慈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网络娱乐”的范畴,这是一种恶意的欺诈行为,应当予以严厉打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也为心术不正之人提供了为所欲为的平台。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网络直播的载体,打着“社交和娱乐”的幌子,进行一些庸俗低级的***,骗取网友的钱财。当这种不良现象被打压遏制后,一些不法分子又“创新思维”,变换花样继续骗取名利。像上述的“伪慈善”行为,表面上看很奇葩,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捞取更多的名和利。所不同的是,它已由原先主播对粉丝的单边式欺骗,转变为向社会层面扩展的多边化欺骗,性质更加严重恶劣。

首先是欺骗了村民。每人2000元,对贫困山区的群众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生产生活问题,然而,迫切期待的村民变成了网络主播随意欺骗的“玩物”,人格尊严被辱。村民拿钱时有多惊喜,被排队收钱时就有多痛苦,甚至是更痛苦。

其次是欺骗了社会。网络传播范围广,主播在“表演”过程中,只拍下发钱给村民的前半段,而隐瞒了收钱回来的后半段。该视频一播放出去,就会误导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

第三是违反了法规。明显可以看出,如此恶搞式的“伪慈善”行为,与我国刚颁布实施的《慈善法》格格不入,是对国家慈善法规的亵渎和玷污。

因此,相关主管和执法部门决不能听之任之,应及时调查取证,果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严厉的打击!□莫思委

新闻推荐

偷30公斤谷种换5个月拘役

晚刊讯(记者付华周通讯员蓝秋娥杨帆)今年6月,兴宾区三五镇一名村民逛街时,趁老板不注意,偷走其种子店30公斤谷种。昨日,记者从兴宾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当事人唐某目前因犯盗窃罪被判处5个月拘役,并处3000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