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科普大赛中的防弹衣 讲述人:西安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民警姜舜

三秦都市报 2016-11-25 00:00 大字

????姜舜讲故事

提到防弹衣,似乎总能和勇斗歹徒的英雄、炫酷激烈的场面联系在一起,和它一同出现的,往往都是“刀枪不入”“化险为夷”“无所不能”这样的关键词。的确,防弹衣很神奇,总能带给我们力量。战友兄弟们穿着它,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而我穿着它,感到的则是源源不断的灵感和作为警察满满的自豪。说实话从没想过,自己第一次穿上防弹衣,居然会是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上。只不过在那时,防弹衣不再仅仅是一件装备,更是我的科普选题。

那我为什么会选择讲解防弹衣呢?其实,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觉得防弹衣够帅够酷,当然,这也和我们的警察职业有一定的关系。防弹衣作为一件重要的警用装备,其本身就是科技的体现,而一个警察去讲解防弹衣肯定要比一般人更具信服力和吸引力。

其实,防弹衣的防弹原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简言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材料,制作防弹衣的这种材料叫做“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由于它超高的分子量,所以具有高强度和高抗张力性,也就是说这种纤维非常非常的结实。第二则因为它的受力方式,如果把它拆开就会发现,在它里面通常是用32层或者更多层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编制、叠加而成的,我们除了利用原材料的高强度和高抗张力性,还利用了编制成型后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以上两方面的巧妙结合就是防弹衣防弹的基本原理。

应该说这些原理只要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就能够明白,所以在我看来,科普防弹衣的关键不在于讲这些原理,而在于如何让评委和观众更直观的感受这些原理。那既然防弹衣防弹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它的受力方式,那么该怎么演示这个方式呢?我们知道,中弹的瞬间一定是“电光火石”,但在现场也不可能真的用枪来打一下。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我想到了用足球门的道具来模拟。因为从受力的角度看,防弹衣就像球网,子弹就像足球。因此,只要演示清了球网是如何拦停足球,自然也就模拟并说明了防弹衣是如何挡住子弹的。

原本到这,我的科普内容讲解就结束了,因为已经说明了防弹衣防弹的原理——材料和受力,而且还演示了这一过程。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或者说是多数人共有的疑问,那就是抛开这些科学的理论,抛开这些绕口的名称,就一句:防弹衣真的能挡住子弹吗?客观地讲,现在的防弹衣是能够有效减少伤亡比例,提高穿着人员生存率的,也就是说,穿一定比不穿安全,穿一定比不穿有效。但是,无论防弹衣如何安全、如何有效,一旦中枪,人的身体受到的巨大冲击力是无法化解的。这就像是汽车上的安全带,它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但那个向前的“惯性”则无法消除。之所以我一定要在比赛中增加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因为科学本身的严谨性、客观性,还因为随着我对防弹衣的了解,其实我想去改变大家一直以来对于防弹衣的误解——认为穿上它刀枪不入。

我记得全国决赛那天,在最后的专家点评和提问阶段,评委之一的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院长就先后两次问了我几乎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是否真的有民警因为穿着防弹衣而保住性命?我给他讲述了一个案例。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的一名民警在搜捕嫌疑人时,不慎被对方用手枪在极近的距离击中了腹部,当时这名民警穿着防弹衣,但子弹穿透了防弹衣,不过由于防弹衣消耗了子弹的能量,所以最终没有贯穿身体,经过全力抢救,这位民警保住了性命。讲完这段,评委追问了我一句,他说你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是什么感受?我说作为警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希望战友们永远不要用到这件装备。说完这句话,台下爆发出了那天最热烈、最持久地一次掌声。最终我获得了70位大众评审中61位的投票支持,获得了三位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以95.864的全场最高分获得了冠军,并被授予了“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

说实话,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我特别的惶恐,特别的惭愧。因为,作为一名地铁民警,从警两年半以来,我的的确确没有过特警的惊心动魄,更没有过刑警的出生入死。但在那时,我却因他们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取得第一名,我知道并非是我有多么优秀,也不是我的科普内容有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在那一刻大家发自肺腑的对于警察的那份理解和尊重。到今天,科普大赛结束已经好几个月了,我想也许没有几个人还会记得我的名字,但我坚信,大家一定都还记得那个冠军是一名人民警察!

本报记者晁阳实习记者张晴悦

“汉神杯”警察故事读后感作文大赛由汉神购物广场全程赞助

投稿邮箱:290435464@qq.com

新闻推荐

14岁男孩下毒手 9岁男孩被打伤

今年9岁的豆豆,上小学二年级,家住西安北郊大白杨南路附近。9月24日下午,正在小区内玩耍的他,失踪了。孩子不见之后,家人报了警。随后,全家人两天不停地在附近寻找,但就是没有音讯,最后还是在查看了附近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