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式网红没有长久生命力
刘振
时代斗转星移,网红前仆后继。“出名要趁早”才能尽快变现,手段也就无所不用其极:重庆一小伙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蜇得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有小店主直播喝辣椒油,人没红却伤了身体也没招揽来吃客,自虐之外还有人直播打群架、砸警车,涉嫌触犯法律。
网络直播千奇百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宽容地看,网络直播让一些年轻人找到展现自我、张扬个性、融入社会的渠道,低门槛、低成本也是一条灵活就业的路径。但也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平台有无限可能性,有人借力上升就有人迎合低俗,那些缺乏一技之长、没有真正创意、不擅长生产优质内容的主播们便打起了歪主意,走起了野路子。如今涉黄、涉暴不允许,猎奇求怪、自虐恶搞又成了一股风潮,看起来并没有伤害他人,也没有触犯法律,但这种病态的求关注却暴露了一些年轻人渴求一夜成名的成功焦虑,以及努力寻求自我却往往迷失了自我的内在困境。
速成时代,浮躁与喧嚣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娱乐时代,炒作与忽悠也是见怪不怪。正是在这种社会心态的潜在影响下,网络直播才上演了种种令人瞪目的 “变形记”。但通过猎奇求怪、自虐恶搞而来的“名气”不但名声不佳,还极其短暂,不可持续。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有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成名,如同燃烧15分钟即灭的蜡烛,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生活。”毫无疑问,如果自己的生活苍白无力、缺乏内涵,仅靠出位言行红不过两三天,便会很快“前浪死在沙滩上”。无内涵的网红即使博眼球获得短期收益,也不会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是如昙花一现般迅速被人遗忘,还是踏踏实实修炼内功,靠原创内容锻造个人影响力,是未来网络主播们优胜劣汰的分水岭。
有报告显示,在“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网络主播最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当网红,也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但他们应该明白,从赢得注意力到产生影响力,还是需要高质量、有品位的内容,有内涵、三观正、能输出价值观的网红才有持续的生命力。因此,少一些一夜成名的成功焦虑,多一些一步一个脚印;少一些走捷径的念头,以成熟、理性的心态认识自我、开掘内在、找准方向,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新闻推荐
13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