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百姓家,拉百姓呱,帮百姓忙 李园街道搭起干群暖心互动平台,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常态化
半岛记者禚佩佩通讯员刘东
近日,记者从李园街道了解到,近年来,李园街道党工委把解决“思想隔阂、感情疏远”问题作为重点,把打好“亲情牌”作为主线,组织开展了“进百姓家、拉百姓呱、帮百姓忙”活动,多措并举搭建起长期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真情联系服务群众,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打开“话匣子”,掏心窝子交朋友
李园街道开展了“亲民饭桌”活动,入户倾听群众“心里话”活动,着眼解决干群之间沟通交流缺少有效平台、距离近感情远的问题,组织街道机关干部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自带饭菜到群众家“走亲戚”,并且要求“老党员干部家、有威望的群众家、搬迁户家、低保户家、有诉求的群众家”必须走到。通过与群众搭伙吃饭,“面对面”拉家常、掏心窝、解难题、交朋友。
“村干部心不齐,村庄谈何发展。”宗家庄村原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包村干部戴国强利用周末、节假日,自带饭菜入村多次到村民家中吃饭、拉呱、聊天,在吃饭过程中,干群之间淡化了“隔阂”,以心交心,道出了村里的工作“实底”,在得知村庄工作落后的根源在于支部书记、村主任思想上有隔阂,工作不协调后,戴国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星期天,戴国强邀请支部书记、村主任两人一起吃饭,坦诚相待,打开心结,两人便成了好兄弟,齐心协力推动村庄工作开展。根据群众诉求,戴国强帮助村庄向街道申请资金,新建了办公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村民有办不了的事也会打电话找“小戴”帮忙。“目前,宗家庄村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不仅成功摘掉了后进村帽子,而且在今年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率先完成了‘三大堆\’清理任务。”包村干部戴国强自豪地说。
“亲民饭桌”活动期间,每名包村干部对所包村庄都进行逐户走访,建立了台账,累计到6537户群众家做客。“亲民饭桌”活动使干群之间的距离感被迅速淡化,在吃饭聊天的过程中,群众打开了“话匣子”,把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憋在肚里的气也顺畅了,此举不仅化解了隔阂和偏见,增进干群感情,而且也能摸透群众的真实想法,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现在,按照规定,每个月我可以领到560元的低保金,给生活减轻了老大的压力,真是非常感激咱的好干部为这个事跑上跑下的费心。”谈起机关干部为民解忧的事儿,李淑云双眼泛起了感激的泪花。原来,机关干部梁忠霞到赵疃村李淑云家中走访时,得知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均在上学,生活非常困难时,便萌生了帮她办低保的想法。走访回来后,梁忠霞立即向街道社会事务办咨询了政策,获悉李淑云符合低保条件后,便忙着给她办理手续,来来回回跑了两三趟,终于把事情办成了,梁忠霞也感到十分欣慰。
李园街道着眼解决群众办事找不准门、事难办的问题,将便民服务事项不仅下沉到农村社区,而且进一步延伸到了每家每户,“民事代办”就是要求机关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力所能及地为所帮包村庄的群众全程代办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从老百姓“磕磕绊绊”跑上跑下办事到“一条龙”全程代办的转变,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赢得群众点赞。自“民事代办”活动开展以来,包村干部上门为37名困难群众办理了低保,拨付132万元用于低保户救助,做到了应保尽保;为43户群众办理了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并帮助争取商业银行的资金扶持;针对辖区内征地拆迁村庄多、群众就业变化多的特点,帮助1176名个体工商户变更营业手续,帮助378名群众办理就业、失业等手续,使群众顺利创业就业。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此外,李园街道着眼解决为群众办事不实、“走过场”的问题,深化“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结对帮扶台账,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帮扶2户,普通干部至少帮扶1户,并保证使帮包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生活有所改善、精神有所改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温暖。截至目前,198名机关干部帮助结对帮扶的396名困难群众和党员解决实际困难732件,使76个家庭摆脱贫困,107个因病返贫的困难家庭与机关干部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东河北村位于李园街道西北部,全村186户、耕地1574亩,受区位交通和资源因素制约,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耕地。在“结对帮扶”活动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清云立足该村现有耕地条件,帮助该村招引江平生态种植养殖有限公司落户,该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124亩,养殖肉食牛400余头,不仅能向村民提供种养殖技术,而且直接带动本村就业20余人,拓宽了村民致富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宣传+检查,齐头并进抓好安全工作 河套街道孟家社区安全协管员一对一为社区老人普及安全知识
孟家社区两委成员孙高存正在跟社区安全协管员张平讨论企业风险点。[安全河套]文/图半岛记者李潇河套街道孟家社区拥有730多户居民、9幢居民楼、7家红牌监管企业、32家黄牌监管企业、11家绿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