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网络募捐是否真实可信?

白银日报 2016-09-22 00:00 大字

吴晓霞

最近,我又一次从微信朋友圈收到转自“轻松筹”的求助信息,与往常一样,在仔细阅读了相关信息后,我帮助了这位患者。老公说我傻,“现在骗子这么多,你怎么知道这个求助信息是真是假?”同事小芳也表示,朋友圈里发送的求助信息无从辨别真伪,想献爱心又有顾虑。当我把该条信息转发至朋友圈,有朋友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网络募捐来求助,难道政府再不管那些有困难的人了吗?”

当然,关于网络募捐的真实性存在质疑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求助、爱心接力、众筹善款……各类互联网募捐平台为网友奉献爱心、传递希望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和桥梁,令个人求助的声音不再孤立无援。然而,真伪信息鱼龙混杂,骗捐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2015年8月,广西杨某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发生后,谎称父亲在事故中死亡,利用某网站打赏功能谋得善款近10万元。2015年10月,安徽女子李娟的男友张宏宇为引起社会关注得到捐助,编造李娟救女童被狗咬伤的谎言,骗捐70万元。今年8月9日,邯郸涉县村民史国伟微信求助却遭遇骗子假冒“中华慈善总会”微信号骗捐。在媒体、公众、警方的一致谴责声中,骗子的微信公众号被注销。后来,邯郸市警方将嫌疑人蒋某抓捕归案。

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等待骗捐者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同时,这些骗捐事件暴露了网络募捐的监管机制缺位,法律保障不足等问题;同时,也给原本就信任度低下的网络募捐平台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再次,严重伤害了爱心人士通过网络平台献爱心的信心,网友们直呼“很寒心”。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有关调查显示,受类似负面新闻影响,46.3%的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募捐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存疑;10.2%的被调查者认为层出不穷的“骗捐门”耗损公众同情心,导致个人募捐无人敢信。

网络募捐是信息技术对公益慈善事业介入的产物,它是官办慈善机构、民间慈善组织等公益慈善组织的有益补充,网络募捐正日益成为募捐新风尚。

网络募捐具有传播面广、速度快、公众参与度高的特点,加之这些信息在朋友圈传播后得到熟人社交的迅速扩散,因此其募捐到的善款数目往往不菲。若没有专门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那些想要捐款的网友会产生疑虑,影响其捐款积极性。如何使网络募捐具有公信力,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应成为网络募捐平台的应有之义。

令人高兴的是,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实施。《慈善法》明确了慈善活动的范围与定义,规范了慈善组织的资格与行为,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制度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措施,确立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

同时,《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施行。该办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在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时,应当查验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和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得代为接受慈善捐赠财产。同时,办法鼓励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慈善组织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对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信用情况客观、公正地采集与记录。

民政部组织开展了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工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并经社会公示,民政部指定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淘宝公益、新浪微公益、轻松筹等13家平台为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值得庆幸的是,我参与捐赠的“轻松筹”也赫然在列。这份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互联网募捐“白名单”的发布,意味着,网络募捐也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对于入围的这些平台,网友们可以放心地献爱心了。

网络募捐虽然成为募捐新风尚,但相较传统募捐渠道而言,网络募捐总体资源动员力仍然有限。相关资料表明,截至2013年9月10日,中国网络捐赠平台总共筹集了超过5.2亿元,而2013年度全国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989.42亿元,网络捐赠约占总额的0.5%。也就是说,类似“患者通过网络募捐来求助,政府再不管那些有困难的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相信在《慈善法》正式实施、民政部遴选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后,“人人献爱心”“人人向善”的理念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广大网友将成为慈善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新闻推荐

事不过夜立马办高新交警获赞誉

阳光讯(任团利李双记者张允铎)1月日时许,在太白南路发生了四车连撞事故,其中有两辆出租车,一辆本地私家车,一辆外地私家车。高新交警王弢赶赴事故现场后发现,出租车上有乘客受伤,便立即组织伤者去医院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