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眼看世界
·朱永新
第一次见到杨佳,就被她感动得热泪盈眶。记得是2012年初,在中央统战部的大会议室,为推进民主党派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深入开展,特别举行了“杨佳精神”研讨会,杨佳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的确,杨佳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励志故事: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最年轻的英语老师,21岁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4岁成为大学讲师,29岁因为眼疾失明,30岁被评为中科院副教授,37岁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用一年时间以全院最高分获得哈佛MPA学位,46岁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第二次见到杨佳,是在今年的两会上。3月11日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身着一袭纯白衣裙,优雅从容地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的发言席,做了题为《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发言。据介绍,她是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有史以来第一位盲人委员。我想,凡是用心感受她发言的人,不仅能够从她所讲述的内容中获取正能量,还能够从她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正能量。
这部《换一种方式看世界》所传达的,仍然是这样一种正能量。
命运如同过山车一般,忽而助她冲上高峰,忽而带她跌入谷底。而这个高挑典雅的女性,高峰时没有得意忘形,谷底时也不自怨自艾。 29岁因病失明,她却把遭遇的不幸变成了对才智的磨砺,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失明之后,杨佳以心为眼去观看世界,正如书的扉页上所写的题记那样:“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
无独有偶,能够这样捕捉住杨佳精神的作者培松先生,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培松是我们民进的会员,在出版社工作,是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的高足,策划、编辑、创作过不少好书。前不久,他创作的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信仰》,还在我的第二故乡苏州的报纸上连载,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且,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从2012年开始,他曾先后出资、募资在农村偏远中小学捐建了六十余所“开明书屋”,我本人曾为其颁发过荣誉证书。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位作者同样是以心为眼地打量这个世界,尤其是观赏着杨佳的世界,才有了这些细腻生动的文字。
这本《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和力量,读着读着,感觉我也像杨佳一样,学会了用心灵来追抚生命了,来打量世界了。这样的感觉,很微妙,也让我很享受。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第三只眼睛”,帮我开启了身上蕴藏的潜能,让我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看世界。
同杨佳教授一样,我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新教育理论的推广和实践,努力让万千莘莘学子能享受到一种更新、更有效、更完美的教育模式。我们倡导换一种方式做教育,让孩子们换一种方式学习,换一种方式认识这个世界,换一种方式爱这个世界。这本书深深被打动了我,我想能感动自己的也能感动别人,所以,我乐于向大家推荐这本充满正能量的好书。
我们新教育实验一直呼吁教师应该书写生命的传奇。反过来也可以说,每一个书写自身生命传奇的人,也就是每一位老师,都会潜移默化地教育身边的人。这部关于杨佳的传记作品,是杨佳用生命写就,是培松用文字共鸣。我希望更多读者走进书中,不仅被这部作品打动,更被杨佳的人生打动,并因此汲取更多正能量,书写出自己独特而精彩的
新闻推荐
电影《鲨滩》开篇于一处幽僻静谧的海滩。傍晚时分,这里海风轻柔,水浅沙白,浪花拍岸。沙滩上踢球的男孩发现了一个被冲上岸的安全帽,上面还固定着一架小型便携运动摄录机。孩子回放录像,画面中一个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