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明文的良好家风里,敬老是天经地义的事 点点滴滴孝行汇成幸福家庭
听说记者在采访孝亲敬老的故事,朋友们都推荐德昌得复烤厂工作的李明文。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很平凡。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却被一种淡淡的、也是深深的情绪感动着。
艰苦的岁月
李明文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教书。他父亲是唯一的老师,教复式班,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每节课75分钟,每个班15分钟。
在李明文的记忆中,为了减轻家里的困难,自己很小就跟父亲生活在一起。那时,父亲月工资22元,被分成三份。一份是他们父子俩的基本生活费,一份是母亲和两个兄弟在家里的生活费,一份是爷爷的烟酒茶钱和零用钱。那时,父亲总是每顿饭煮4两米,不够的用一些粗粮代替。当时还不十分懂事的李明文也在父亲的影响下,总是偷偷将一点点米饭盛放在他父亲的碗里,每次吃饭时,总会在父亲的眼里看到一丝欣慰。这样的日子,他们一起过到李明文小学四年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的李明文,基本上会做农村小孩所做的家务事了。读完四年级,他又回到了母亲身边照顾两个弟弟,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后来,父亲的工资略有增加,但他兄弟三人又都到了读初中、高中的时候了,那一笔笔的教育支出,仍然是父亲肩头沉重的压力。但是,父亲总是说“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苦一点,将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种艰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们兄弟三人学业结束。
和睦的家庭
在李明文的印象中,父亲和母亲很少吵架。父亲算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文盲。但是,无论在对待老人还是孩子的教育方面,却达到了惊人的意见统一。
父亲常常教导孩子们,“爷爷年纪大了,能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要尊敬爷爷,没有爷爷就没有我。”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比歌曲《酒干倘卖无》更早。
而母亲虽然不能够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达,但是每当家里煮一点好东西的时候,都会尽量将它煮得很软,因为爷爷的牙不好。吃饭的时候总是多多地往爷爷的碗里夹,直到爷爷说“我够了,你们一起吃吧。”她才会停下。饭后,母亲总会说“下一次,妈妈多煮点,让你们也多解解馋。”孩子们都知道,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能勉强糊口已经不错了,哪还能指望更多呢,但是孩子们也从没有觉得妈妈是在说谎,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在李明文的家风里,在孩子们的意识里,敬老是天经地义的事。
孝在点滴间
李明文说,父亲去世后,没有留给他们兄弟三人多少物质上的财富,更多的是精神财富。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盼望能有一套新衣服穿。有一年,家乡遭受灾害,粮食几乎颗粒无收,吃饭都成问题,就别说买新衣服了。但是,正月初一一大早,父亲将三兄弟叫到身边,转身拿出一套新衣服,老大拿衣服,老二拿裤子,老三拿鞋子和袜子,一起给爷爷送去。父亲说,“小家伙们,今年就只能委屈你们了,将去年的衣服洗一下穿上吧。”
俗话说,“树大分丫,人大分家”,到老三结婚后,我们兄弟三人全部离开了父亲的家。
分家后,父母不愿给儿女增加负担,提出自己单过。我们兄弟三人坚决反对,说父母不能和孩子分开,他们愿意在谁家生活就在谁家生活,不能是一家一年或者一家一月地轮流。直到现在,母亲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在谁家生活。
李明文的父亲在世时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每逢过年过节总是将三弟兄全部召在一起,全家欢欢喜喜在一起,重温小时候的感觉。他父亲去世后,这一习惯并没有改变,只要是节日,全家就会在母亲住的地方热热闹闹地欢聚一次。
孝行的延续
李明文说,“我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父母的教育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只要有时间,李明文总会陪母亲逛逛街、买买菜,陪她看看电视,为她捏捏肩,打打洗脚水。
而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李明文的儿子也养成了孝亲敬老的好习惯。每天儿子去上学时总会说,“老爸,洗脸水我为您烧好了,一会儿起来,要注意关电哈。”晚上又总会将父母的拖鞋提来,将水打好。每周总要给在会东的奶奶打一个电话,和奶奶聊一会儿天。
“我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但是更希望他是一个品行好、有修养的人,将孝行一代一代往下传。”李明文说。
本报记者 周静
新闻推荐
美国白人杀手戴伦·鲁夫的一名黑人酒友回忆,鲁夫血洗查尔斯顿市黑人教堂之前,曾说过想在查尔斯顿学院大开杀戒。当时,酒友还以为鲁夫只是醉酒之后胡言乱语。而就在7天后,鲁夫闯入教堂,接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