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服务群众无止境,服务群众无止境

武城时报 2013-11-25 14:49 大字

县检察院派驻老城、四女寺检察室成立以来,不断延伸检察职能触角,将检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宣传法制、化解矛盾、查办案件、服务发展……他们如同跃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支支动人的为民服务交响曲。

延伸触角 倾情服务民生

“检察官阿姨,你们比俺的亲人还亲! ”今年6月6日,老城镇中学学生孙继伟,拉住前来看望他的检察官,道出对县检察院多年帮助他一家人生活、并资助他上学的感激之情。

10岁的男孩孙继伟因家庭变故,一度面临失学的困境。老城检察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县检察院控申科联系。经县检察院研究后,决定对小继伟一家进行救助,为其送去救助金和生活用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这个贫困的家庭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该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小继伟一家三口办理了农村低保。

今年以来,县检察院检察室充分利用接 “地气”的优势,对于刑事被害人、孤儿、留守儿童、贫困群众等特殊群体加倍关怀,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给他们带来希望。为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该院以派驻检察室为基点,相继在村委、居委、企业设立了24个检察联系点,聘请检察联络员16名,在社区、村组聘请检察信息员93人,将检察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企一线,形成了 “网络全覆盖、触角再延伸、动态快捕捉”的基层检察工作新格局。与村民如邻里,和百姓心连心,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释法说理 化解基层矛盾

今年3月中旬,村民刘某等10多人,因怀疑国家小麦直补款未足额发放,向镇村多次反映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商量赴市里、省里“讨说法”。其中一位村民提醒大家说,检察院在镇上设了检察室,检察官说有什么问题可以就近向他们反映,没有结果再到上面去也不迟。刘某等人便相约来到四女寺检察室,向检察官反映了心中的疑虑,要求检察院立案查处。接访的四女寺检察室的董峰章一面将情况向院领导作了汇报,一面带领人员详细了解该村惠农资金发放的具体情况,与镇村多次进行沟通,并及时告知刘某等人调查进度及客观事实情况,消除了误会,妥善化解了涉检集体访。

该院以检察室为辐射点,向周边的镇、村进行设点宣传,制作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和检民联系卡,公布24小时热线等,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检察干警深入到基层,就群众关心的执法、司法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检察室共受理基层群众来信来访23次37人,参与调解信访案件和民事纠纷5件,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4次,发放检民联系卡600多张,受理群众咨询45人次,解答各类法律疑难问题23个。

集市宣传 获取案件线索

去年8月的一天,派驻四女寺检察室干警在集市开展法制宣传时,发现有家电经销商用大米和食油等生活用品换取群众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检察室干警的警觉。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可能隐藏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遂向院里做了汇报。了解相关情况后,县检察院检察长也觉得其中必有文章,同意检察室展开调查。

果不其然,在调查中,检察官发现,家电经销商刘某涉嫌套取国家家电下乡惠农补贴。检察室立即将线索移交该院反贪部门查办,侦查部门很快查办了这起骗取家电下乡补贴的大案。此后,根据这一线索,该院在一个多月内,又立查了2起此类案件,为国家和农民群众挽回了重大损失。

根据在家电下乡领域查办的案件,派驻检察室组织人员进行了针对性调研,撰写了《关于家电下乡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报告》,就该类案件的案发环节及主要作案手段、发案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整顿,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该院检察室人员经常赶“法律大集”,开展法律宣传服务,收集职务犯罪信息。今年以来,该院检察室共搜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9条。

□本报通讯员 马泽友

新闻推荐

情牵受害人 调解化僵案,情牵受害人 调解化僵案

□特邀记者 于晓强 记者 李照明报道本报讯“一下子伤了9个人,出事的车辆也都没有保险,我们能得到赔偿,全亏了县法院的法官啊!”近日,徽王庄镇徽王庄村杨某拉着县法院法官邢杰的手激动地说。刘文(化名)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