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别拿就业率绑架学生学院规定所有没签署就业协
光明日报:
别拿就业率“绑架”学生
“学院规定所有没签署就业协议书的同学不得离校实习,否则按缺勤处理。5月前没有签约的同学,将没有论文答辩资格。”在《中国青年报》6月18日的报道中,南京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四学生陆虹接到上述通知犯了难,学校的“限离令”让她想回家乡找一份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愿望落空了,并且,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工作,就不能按时毕业。
观点: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就没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荒唐的规定。要有效防止高校以就业“绑架”学生,主管部门就应该加大对高校这类不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的力度。对于已经曝光的,除了要责令当事高校立即纠正,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道歉,还应该从行政上进行问责。万不可放任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须知,让学生以“撒谎”、“造假”的方式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华西都市报:
潜规则炒作与“恶名营销”
近日,一则“世界时尚小姐大赛广西分赛区总监玩潜规则”的网帖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网帖截图发布了多个聊天记录,指“世界时尚小姐大赛”广西分赛区一名“田总监”明示诱导参赛女性“潜规则”。对此,这名“田总监”回应,主办方只是打算通过这个“潜规则”事件炒作招商。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前各式选美比赛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可谓乱象丛生。
观点:无论是选美赛中,主办者利用潜规则炒作,抑或是其余领域的恶名营销,都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有风景。对此,公众当有明确的立场,应避免自己的关注力,变成为人利用的资源。除此之外,市场也当进化出更理性的选择伦理,直至将“恶名”与“知晓度”严格区分——事实上,“知晓度”可转化为消费者选票,而“恶名”却仅能徒招板砖。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改变检测费才能破除维权困局遇到有问题的产品,可将样品送至相关部门检测,但面对高额检测费,不少市民选择放弃。以一捆韭菜为例,每一项指标的检测需要100元左右,按照50种指标全部检测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