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大学理想遭遇底线困境

攀枝花日报 2012-05-07 09:02 大字

□熊丙奇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

钱先生的话,在网络上遭遇不同的解读,有的表示赞成,认为钱先生说出了对当前大学教育的忧虑;有的则表示反对,认为“伪利他主义”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可怕,作为长者,不应该一味批评青年人,而应该理解青年人所处的现实环境。

讨论任何话题,都需要语境,钱先生说上述这番话,是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因此,话题必然围绕如何建理想的大学。就这个话题,我们每个人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模样?现在的大学和大学生,已经达到“理想”的境界了吗?

对于教育话题的讨论,每当涉及对教师和学生问题的批评时,总会遭到舆论的“反弹”,比如,说教师急功近利缺乏教育理想和学术理想,批评学生完全是“工具理性”没有理想抱负时,都会遭到质疑:教师能不急功近利吗?学生能有“工具理性”已经不错了。

如果都以这样的态度来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与自己无关,于是大家心安理得地容忍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每个教育中人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教育的问题,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将很难出现“理想的大学”,我们对大学的期待就越来越低。

这次围绕钱先生谈话的争议,也是这种困境——你在谈大学的理想,大家却觉得现在大学连底线都不够,或者说能做到底线已经不错了。以理想的眼光看问题,大学中诸多事,难以容忍,而以底线的眼光对待,能有一点羞耻心,已是难能可贵了。人们的耻感,也就是这样一步步消失的。

接受大学教育,有双重的价值,一是功利的价值,即提高工作的技能,由此找到好的工作;二是非功利的价值,即提高个人的修养,发展、完善自我。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几乎只剩下功利的价值。这样的大学,很难成为社会的灯塔,引领文化的发展。由于一心追求功利的价值,大学的独立性必然丧失——这正是大学存在的最大理由——而变为围着社会需求转的职业培训所。

更不幸的是,在功利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似乎也接受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办学定位”,选择北大、清华的理由,已经心照不宣:为了当官(清华以培养了多少高官为荣),为了发财(北大以培养了多少富豪为傲)。

很多人说,选择当官、选择发财,何错之有?这当然没错,但这不是一所理想大学及其学生的品质。何为理想的大学,大约在一个世纪前,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如果蔡元培先生活到现在,可能会发出感慨,何办此大学?——不要大学,只要有官场,就会有官;只要有商场,就会有大款。这不是大学的作为,而是把大学作为了做官、致富的工具。

我国要出现理想的大学,需要回归对理想大学的认识。不管现实环境如何,这种理想都不能泯灭。

(据5月6日《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西藏米林县旅游局明确表示将对河南私入保护区游客进行处罚

新华社西藏米林5月10日电(记者王军)针对河南游客未经允许私自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遭遇雪崩导致3人被困事件,西藏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对孙会涛、魏峰进行处罚。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旅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