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中国女性电影能否再度迎来春天?

攀枝花日报 2012-03-09 09:23 大字

《桃姐》《情谜》《女人如花》,一批由明星担纲、情节跌宕起伏的女性主题影片选择在“三八”妇女节档期上演。尽管有《战马》《碟中谍4》等进口大片“阻挡”,但“桃姐”们依然“抱团”强势出击,不禁令影评界追问:中国女性电影能否再度迎来春天?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城南旧事》《女大学生宿舍》《湘女潇潇》《芙蓉镇》等一批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的电影,开辟了耳目一新的女性视觉空间。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影片仍为男性导演执导,但清新之风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女导演黄蜀芹1987年的作品《人·鬼·情》,更被国际影坛称为中国女性电影的觉醒之作。

时隔近30年,在女性题材领域持之以恒的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以一部《桃姐》获得诸多殊荣,与此同时,更多女性导演、女性视角、女性主题的国产电影脱颖而出。

近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点映活动中,我国“第六代导演”中唯一的女性、留学归国的制片人陈苗携新作《星星的孩子》亮相,赢得了大学生和新老影评人经久不息的掌声。

影评界认为,这部探讨自闭症患儿家庭关系的电影,尽管有《海洋天堂》《守望的天空》等影视作品珠玉在前,却难得地运用了现代女性的视角,从母亲、爱人、打工妹等角度,探讨了现实社会中普通女性必须直面的物质和精神困境。

陈苗告诉记者,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深入调研了中国自闭症患儿的家庭生活现状后,蓄积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冲动。她说:“这部电影不仅是拍给女性看的,它触及了众多社会热点话题,相信对男性观众而言,一样会有所启迪。”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认为,我国新一代女导演的作品,表现了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敏锐感受和人性关怀,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关注生命的状况,突显生命的意识。他将《星星的孩子》等作品归为由女性导演创作的“生命电影”,并认为这将成为中国女性电影的一个风向标。

早在去年,中国影坛就有女导演李玉的小成本制作《观音山》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春季档黑马。而今年,继《桃姐》后,《星星的孩子》也将于4月上映,通过多城多点持续放映的方式,将档期延续至5月的母亲节。

上影集团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大城市的部分放映点,进行持续放映,与进口大片的强档出击不同,可以形成细水长流的态势。“女性电影不仅仅要面对女性观众,改变一般的档期模式,形成长期点映的效果,这有望成为女性电影,以及各类中小成本文艺片今后的出路之一。”

事实上,不仅在档期上女性电影依然存在困惑,在电影的生产投资领域,也依然需要各方力量的扶持和引导。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处长张炜透露,自去年以来上海设立了每年达2500万元人民币的“上海市扶持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开放国有、民营影视公司提出申请,旨在吸引和培养优秀青年电影人才,为本土电影创作“输血”。首批受益的新人新作中,就有《星星的孩子》等女性电影项目。

中国女性电影能否再度迎来春天?影评界认为,除了政府部门的外力支持,电影界自身形成可以良性循环的文艺创作“孵化”机制,也十分重要。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行业侵权乱象 □新华社记者 俞俭 周梦榕

“3·15”消费者维权日前夕,武汉市消费者协会曝光十大行业侵权乱象及维权案例,涉及零售商业、汽车消费、房地产、家电销售及售后、手机、通信、婚介、客运、团购等,提醒消费者及时维护合法权益。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