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网民:公务开支“裸示”常态化是关键

兰州日报 2010-03-21 06:26 大字

据报道,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最近公示了今年1月份公务开支明细表,从“1.5元的信纸”到“招待上级官员烟酒费用”,再到“公务用车”,都公之于众,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消息一出,众多网友发帖力挺白庙乡的做法,对其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标志着政府公务公开的进步。不过,也有网友提出,支出明细中招待费用比例偏高,对部分开支的名称表述过于模糊,以及实际开支是否必要等,都值得进一步思量;此外,还有网友对其能否带动更大范围的公务公开表示担心。

主动接受监督是社会进步

多数网友认为,白庙乡政府主动公开公务开支,表明了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信心和决心。

南都网网友说,我认为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破冰之旅,具有示范意义。

光明网博主“朱连斋”说,可以看出,这届乡政府有敢于公开、勇于公开的底气。表明了他们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进步,表明了他们进行民主政治的信心和决心。

人民网博主“周蓬安”说,白庙乡政府如此一来,在财政资金管理上,就变过去上级领导监督、上级审计部门监督为老百姓千万双眼睛一起来监督了,其功效立马提高了千倍、万倍。

新浪网博主“洞庭一扁舟”说,开支公示,让老百姓更加相信政府,让老百姓多多监督政府,监督能使信息直达,少走弯路。

署名“曹林”的文章说,相比那些仍把财政当国家机密、仍死捂着三公消费信息的多数地方来说,这实在是跨出了大大的一步。

招待费用比例过高,部分开销语焉不详

不过,也有网友在仔细研究过支出清单后认为,其中招待费用比例偏高,财务支出存在比例失调问题;此外,对部分支出项目的描述模糊,个别支出可能存在不合理嫌疑。

光明网博主“段华洽”说,高兴之余,又不免多了点心思。比如招待费用占比太高。1月份,乡政府支出公务费44笔,共8240.5元,其中最大一笔开支是1月24日招待“财务预算公开民主议事会观摩来客”,请客三桌,花费1269元。招待费用占总开支的65%以上。

“段华洽”说,有些开支到底属于什么内容,也是语焉不详了,比如“区级部门来乡考核重建工作”在摊点开支138元,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买烟酒,还是别的什么,不清楚。

还有网友对不同项目的餐馆费用支出提出质疑,比如:1月份的“区里来客和党政领导午餐”及“区里来客和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晚餐”分别只花了82元和80元,而另外的“区委来乡年终目标考核”和“财务预算公开民主议事会观 摩来客”的餐费则均不低于1000元。

能否打开各级政府公务开支公开之门?

白庙乡的做法不禁让人联想到,其他乡政府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机构是否也具备公务公开的积极性,是否也能让老百姓心里更“敞亮”?

署名“曹林”的文章说,身处偏僻之地的、小小的白庙乡“脱”了,会有地方跟着“脱”,也像他们一样向纳税人公开每分钱的公务花费吗?答案很让人悲观。可以预期的是,巴中白庙乡的“全裸”,并不会引来地方的纷纷跟进。

“曹林”说,并没有压力逼着白庙乡的领导必须要公开财政,我想,他们的“全裸”,纯粹是出于一种道德自觉。另一方面,说是“全裸”,也只是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是不是每笔费用都公开了,公开的是不是真实信息,这些都有很大疑问。正因为没有外在的制度压力,纳税人无法逼着他们必须公开,纳税人手中没有权力让政府必须听命于民,一切纯粹依赖政府的自愿和自觉,当然不能指望他们会老老实实地“脱光”,老老实实地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监督。这正是财政公开的制度性死结。

署名“许斌”的文章说,白庙乡的“全裸”是了不起的。而同时,却也不能不说,这一行为依然是“人治”的,而且即便是在白庙乡,也无法保证这“人治”的开明程度能继续下去,更无法保证不“人亡政息”。当然,更多的民众期待的,是这样“人治”色彩的变革,最终落实为典章制度、法律法规条文,终于形成制度性质的变革。

原载《经济参考报》

新闻推荐

央视大火案控方首度释疑“抓捕扩大化”

截至25日上午,央视大火案庭审已近尾声。法庭上,多名被告人放弃了自我辩护。央视大火案自侦办以来,始终存在抓捕人员众多,追究刑事责任范围扩大化的质疑。在两天来的庭审辩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