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被深夜抚慰你却用浮夸添堵
□本报评论员 钱欢青
对于人在城市中的孤独,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有过精准的描述:“城市生活其实是隐姓埋名者的生活,似乎也是抽象的生活。人们确实保持相互联系,却不是以独立完整的人格出现,而是作为经济功能的化身出现;当他们不工作的时候,则以寻欢作乐的不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个人易于感觉孤独、卑微。”
所以孤独的城市人其实特别需要心灵的抚慰。一个一个的人,一段一段的人生故事,在深夜食堂真切地展开,沉默、深邃的老板用心做出饭菜,静静地看着你,你的胃被可口的饭菜温暖,你的躁动在老板笃定的目光中安静,你的心被其他人的故事温暖。在我以为,这便是原版《深夜食堂》的动人之处。电视剧当然有虚构、有传奇,比如那个每次都在关门前来吃一碗“猫饭”的女孩,成名了,却又死去了。但它依然感动人,因为人们无私的帮忙,因为词作家在听完歌后“流淌出来”的歌词,也因为老板在她去世后拿猫饭去喂猫,对着猫说出的一句“欢迎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秘密,悲哀、欢喜,或许我们能做的,只是悄悄地坐在一旁,温暖地注视,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尊重和抚慰。
而中国版的《深夜食堂》,说实话,我几乎看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剧中脱离人心和现实的浮夸。仅以第一集“三姐妹”为例,先是有两个概念化的女孩:女博士和名牌控,咋咋呼呼又自以为是,然后又来一个渴望爱情的女孩。爱情没有问题,但太过矫情、虚假便是问题了。渴望爱情的人变成了花痴,变成花痴后智商、情商急速降低,而当一个女孩抢走了另一个女孩的心上人,她不仅没有丝毫愧疚还继续趾高气扬……说实话,很多情节仿佛是被激素刺激出来的,实在太无诚意,太缺乏对人本该有的状态的尊重,更遑论温暖人心。
所以,无论此前黄磊有着怎样好的形象,也无法抵挡《深夜食堂》遭遇的口碑危机。
其实“深夜食堂”真是一个极好的“舞台”,不同的人来来往往,是一个收集故事的好地方。拍好了,它不仅能让人看到不同的人生,还能一窥社会现实。我们当然不能照搬日本版的故事,但却可以讲述自己的现实。回避了真实的生活,甚至让食堂老板乐滋滋地撕开调料包,做起了泡面,让食客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泡面——泡面当然是为了广告植入,但恕我直言,在如此关键的元素上植入广告,以及越来越密集的广告植入,生硬而过度,实在令人不堪忍受。
中国版《深夜食堂》口碑崩盘后,不少人开始分析近两年中国翻拍日本热门IP的现象、中国影视背后的资本运作等等问题,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无论资本如何介入,对一部电视剧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诚心诚意的内容,这是其他一切得以发生的基础。一部电视剧,没有对人的充满同情的关怀,没有对现实和人心的关注,终究难以走远。所谓的“烂剧敛钱”是在把观众当傻子,但观众不会永远是傻子——观众早已不是傻子。
新闻推荐
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下属一个委员会20日通过一份报告,提出日本防务预算不应继续徘徊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左右,而是应该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看齐,提升至2%。共同社报道,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在这份...